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节气养生

大雪养生重在“藏” 饮食温补为主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1/12/08
2156
分享:
    大雪的养生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不受秋燥的损害。现时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现时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此时正是季节转换,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是中风易发作的时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以及曾中风已愈的人群,要时刻警惕再次中风。体育锻炼是不可缺少的,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须注意的是不要在大风、大雾中锻炼,现代科学认为,在大风大雾时,空气中悬浮的有害物质较多,呼吸这样的空气,对健康有害。

    饮食:大雪时节温补为主

    大雪时节,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加大,因此养生的主题跟小雪节气一样,以温补为主。平时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葱、姜、蒜,每天喝一杯热牛奶,适当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补肾的食物。水果类可以多吃些橙子和橘子,但要注意的是,橘子属性略温,一次吃太多容易上火。
  尽管大雪食补以温补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像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不适合进食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燥热食物。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山药、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仲景牌逍遥丸,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用于治疗胸胁胀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多种妇科疾病!

  其实,冬季最简单的养生饮食是多吃点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为了御寒养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温暖五脏,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但由于白萝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白萝卜破气,服人参等补药后不要食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此外,由于食用生萝卜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也要少吃白萝卜。

  另外,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在冬季,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此外,还可以多吃梨、藕、蘑菇等,这些跟萝卜一样,都是养阴的食物。

 生活习惯:养生“七宜”

    一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三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调神:冬天易使人情绪低落。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等是保养精神的良药。

    五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六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七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