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 索
热搜:
六味地黄丸
|
逍遥丸
|
月月舒痛经宝
|
太子金颗粒
|
天智颗粒
|
补益用药
|
妇科药
|
清热类
|
调脾胃
仲景
医药
文化活动
地道药材
中药经方
精品专题
仲景
养生
常识
节气
情趣
药膳
药
品
仲景中药
妇幼类
补益类
调脾胃
清热类
左归丸
逍遥丸
痛经宝
太子金
六味地黄
疾
病
妇科
男科疾病
儿科
老年疾病
互
动
仲景产业
视频欣赏
健康产品
仲景健康网
>
仲景养生
>
营养搭配
秋季吃什麽水果好?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
发布时间:2018/08/30
1623
分享:
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适合夏季食用,可立秋后,经过一个暑热的长夏,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要少吃西瓜等过于寒凉的水果,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其实入秋后,伴随而来的将会是身体的干燥,人们在秋天常常会感到鼻、咽干燥不适,下面几种香甜可口的水果,立秋后可以多食用。
1葡萄
葡萄全身都是宝,尤其是葡萄籽中富含的花青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葡萄还富含矿物质和类黄酮,可抗衰老,并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
如何吃?
最好是食用前充分清洗干净,连皮带籽一起吃下。葡萄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2秋梨
梨因鲜嫩多汁被称为“天然矿泉水”。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
如何吃?
吃梨别扔掉梨籽!梨籽含有硼,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梨可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3柠檬
柠檬有着“柠檬酸仓库”的美誉,除了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外,还有烟酸和有机酸,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此外,就是它卓越的美肤功效,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美白肌肤。
如何吃?
柠檬的味道极酸,不宜直接食用,可用其配菜、榨汁或者泡水喝,多食用柠檬能抑制色斑、促进新陈代谢、美白淡斑,令肌肤紧致有光泽。
4香蕉
欧洲人因为它能解除忧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因为香蕉所含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够减轻压力,解除忧愁,此外香蕉还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因此,秋季食用香蕉可缓解悲秋的情绪。
如何吃?
加热了吃,口感更好。可以把香蕉切块蒸制,或与其他水果煮汤喝。民间验方有用香蕉炖冰糖,治久咳。
5猕猴桃
猕猴桃含有血清促进素,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镇静心情。其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够促进心脏健康、帮助消化。
如何吃?
猕猴桃的成熟需几天时间,可将猕猴桃与香蕉、苹果放一起,然后将食物袋密封、绑紧,这样,苹果、香蕉等水果散发出的天然催熟气体“乙烯”,就会促进它变软变甜。
6苹果
苹果性味甘凉,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多食用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及肺的功能。工作紧张之余闻闻苹果的清香,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紧张的情绪!
如何吃?
可以把苹果蒸着吃,其中的果胶煮过以后不仅能吸收细菌和毒素,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并且更易消化。可将苹果带皮切成小片,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
吃南瓜好处竟这么多!
香菜竟还有这些功效!
相关阅读
一天吃多少鸡蛋最好呢?答案是因人而异
早餐少吃馒头和稀饭,多吃这4样更健康
春季吃什么养生呢?
春季吃什么养生呢?
冬季养生喝什么粥呢?
夏天是调理脾胃该咋做呢?
香蕉是便秘时吃好 还是腹泻时吃好
春季去除湿气,可以多吃鲫鱼试试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
0条评论
未登录,请
登录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一周新闻
more+
姨妈期要注意些啥?这些禁忌食物尽量不碰
1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2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3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4
预防眼睛干涩,需注意哪些细节?
5
如何做有助于改善失眠?
6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夫妻生育,这些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影响夫妻生育的呢?
7
防大于治,三叉神经痛的这种疼痛能否被预防?
8
三叉神经痛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呢?
9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0
浑身无力、没胃口,是什么原因?
11
甲状腺有什么作用呢?
12
调理肾虚,需先分清肾阴虚和肾阳虚
13
哪些生理因素会导致女性难以受孕呢?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春天是长高的黄金期”,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预防眼睛干涩,需注意哪些细节?
如何做有助于改善失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