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冲击波一轮接一轮,直接“助涨”了小排量车、新能源车成为车市“新宠”。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各地研发、生产的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它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既节能又环保。面对高油价和呼声渐涨的能源革命,在不断突破自身技术障碍、取得相关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汽车“纯电时代”似乎已渐行渐近。
“根本不用油”的新能源汽车
继全国数个城市之后,又一种时尚轻便的纯电动汽车日前在合肥研制成功,并已有数辆家用型电动轿车成功下线。日前,首台电动汽车已在合肥顺利上牌,并办理了保险手续,相关技术标准也已在质监等部门备案。
在电动汽车的诞生地、合肥锻压集团大院,记者见到了第一辆下线的挂着“电动汽车”牌照的小轿车。乍一看,它和燃油汽车差异并不大,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尾部”明显没有燃油车常见的排气管装置;打开它的“加油孔”,眼前出现的却是一个三项电插槽,用以充电;钻进车内,在驾驶座前的仪表盘上,也只能看到简明的“安培”“伏”等电量单位显示;最后打开汽车尾箱,终于见到了电动汽车的“心脏”:一块黑色的电池,被牢牢地固定在箱内一侧。
负责研发的合肥华生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晓燕告诉记者,这台电动汽车是该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联手研制、生产的。现阶段已经开发出了两个系列,一种是时速50公里,充一次电可行驶80公里;另一种是时速80公里,充一次电可行驶120公里。
“价位初定7万元左右,但它的使用维护成本很低,根本不用油,100公里耗电大约12度,以目前的电价花费10元左右,相比普通燃油汽车来说能耗、使用成本都大大降低。”何晓燕介绍说。
除了节能这一优势外,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有着“零污染”的美称。而内燃机汽车废气中的CO、微粒、臭气等污染物则是形成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祸首”。在今天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心腹大患之时,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无疑对保护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电动机噪声较内燃机小得多,因此电动汽车还消灭了内燃机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一般电动汽车都是在晚间充电,还可以充分利用用电低谷时富余电力,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定位:新的“都市生活代步工具”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其局限性当然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它显然并不适合跑长途。”何晓燕说,“但它也有独特的优势,一言以蔽之就是非常适合城市生活使用。”她表示,对电动汽车最准确的定位也应该是新的“都市生活代步工具”。
电动汽车的相关研究表明,其能源效率已超过燃油汽车,特别是在城市工况下运行,汽车走走停停,行驶速度不高,电动汽车更加适宜。在停止运行时,电动汽车不消耗电量;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可自动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制动减速时能量的再利用。
记者试乘还发现,驾驶电动汽车较燃油汽车来说更加简单,甚至有些类似于游乐场里的电瓶车:启动电源,选择前进、后退或是驻车挡位,轻踩“油门”即可驾驶自如。其车速的控制也是通过“油门”的松紧,操控性便捷,非常适合城市中老年人驾驶。在时速不过快的情况下,其安全性能也更有保障。
随着城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电动汽车“零排放”“零污染”的优点更加突出。许多城市时尚白领都表示愿意选择电动汽车以践行自己的环保理念,并且呼吁将电动汽车纳入公共事业用车的行列,倡导“环保出行”。
专家表示,尽管电动汽车在初始购买价格上并不比同等配置的燃油汽车竞争力更强,与一些小排量、低配置的燃油车相比甚至显得投入大、费用支出多。但是,电动汽车结构简单,运转、传动部件少,维修保养简单而花费少,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使用费用支出会逐渐降低,甚至会低于内燃机汽车使用成本,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都市生活圈里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电动汽车真正“驶入生活”已不遥远
早在19世纪后半叶,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就已经被发明出来,比汽油发动机汽车的发明早了10年以上。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汽油机汽车开始普及,电动汽车由于技术及经济性能上的不足逐渐式微。直到近几年,它才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业内人士曾设想,假如我国的人均汽车持有量达到现在全球水平,即每1000人有110辆汽车,那么“如何养车”的问题将对石油安全提出巨大考验。在石油资源枯竭、油价高企的今天,全民“养车”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风险都迫使汽车的“能源革命”深入进行。
鉴于电动汽车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目前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在争相鼓励其发展。诸如出台免税鼓励政策,将电动汽车作为城市公交用车、出租用车等。由于电动汽车“根本不用油”,自然不需要缴纳燃油税,对于免除养路费(专题)的地区消费者来说,使用成本无疑更低。
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电动汽车的统一标准、政策,但已有数个城市成功研制、生产出了家用型电动轿车,并为其出台了必要的地方标准使其能够“合法上路”,鼓励本地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也鼓励一些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将电动汽车市场“先做起来”。
在合肥,市政府也一直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建委、交通等部门已经联合召开过多次研讨会,探索、制定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将电动汽车和驾驶人员纳入正常管理渠道,并在生活小区、停车场加设充电电源等。对于首台电动车的上牌等探索性问题,也迈出了实际的一步,经过合肥市政府的批准,车管部门为电动汽车开辟了“绿色通道”,使其拥有了合法的“身份”。业内人士乐观地预计,随着各地方电动汽车生产技术、消费市场的不断完善,市民广泛接受,尤其是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汽车“纯电时代”将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