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中心研究员杨则宜教授告诉,科学的运动包括科学地营养补充。但目前我国专门为健身人群提供指导的运动营养师非常缺乏,大众普遍缺乏运动营养的观念和知识。
杨教授长期从事运动营养工作,他说:“有人认为,‘运动后大吃大喝一顿’就是补充营养了;还有人认为‘要减肥,就得不吃也不喝’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大吃大喝”、“不吃不喝”不讲究能量与营养素之间的平衡,都会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训练。
“运动营养需要专业人士指导。运动营养师主要是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身需求的人们提供运动和营养两方面的合理化指导,在进行运动指导的同时教人们合理膳食以达到健身目的。强身健体的,增加肌肉的,瘦身塑形的,疾病恢复的,不同的健身人群所需要的运动营养指导也不尽相同。”
运动营养指导是大众健身科技含量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美国,健身俱乐部是否配备营养师是衡量这个俱乐部是否完善、专业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我们显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杨教授说,“运动中补充水、糖和盐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健身时不懂得科学补水。”
杨教授提醒:首先,要注意运动前、中、后的补水,“不渴不喝”不可取,当人感觉口渴时肌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了。当汗液的水分丢失达体重的2%—3%时,运动能力就会下降。出汗造成的血容量减低会使心脏负担过重。应该每15—20分钟,补充120—240毫升水。
其次,果汁、茶、碳酸类饮料和白水并不适合在运动时喝,应该选择运动饮料及时补充能量和出汗所流失的电解质、维生素和水。
除了要在运动中补充水分以外,在运动后一小时内应及时补充糖和蛋白质,帮助肌肉微粒结构损伤恢复。健身爱好者的运动食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合理选择三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单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
第二,要重视主食的摄入,如:米、面、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运动者充足的能量。
第三,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要适宜,避免摄入过多肉类。应多食牛奶和豆制品。
第四,吃各种各样蔬菜和水果,特别应强调增加生食的蔬菜,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