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 索
热搜:
六味地黄丸
|
逍遥丸
|
月月舒痛经宝
|
太子金颗粒
|
天智颗粒
|
补益用药
|
妇科药
|
清热类
|
调脾胃
仲景
医药
文化活动
地道药材
中药经方
精品专题
仲景
养生
常识
节气
情趣
药膳
药
品
仲景中药
妇幼类
补益类
调脾胃
清热类
左归丸
逍遥丸
痛经宝
太子金
六味地黄
疾
病
妇科
男科疾病
儿科
老年疾病
互
动
仲景产业
视频欣赏
健康产品
仲景健康网
>
仲景养生
>
节气养生
秋季养生注意“二防”
来源:仲景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8/07/29
2381
分享:
秋天气温多变,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肠道细菌感染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频发。天气逐渐转凉还会使人出现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特别是一些胃病患者,秋凉的刺激会使胃病复发,重症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
一防秋燥
饮食
秋天上市的鱼、肉、蔬菜、瓜果品种繁多,但食用时应该选择防秋燥的护阴、滋肾、润肺的食物。肉类应该是泥鳅、鲥鱼、白鸭肉等,蔬果应该是花生、山药、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等柔润之品。
若出现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症时,应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蜂蜜等;
若秋燥引起肺虚时,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药、蜂蜜等益补肺气;若出现阴虚征象时,可用核桃肉、芡实、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猪皮、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正确选用食疗方法:
用银耳10克,以温水浸泡30分钟,加冰糖和水,煮沸至银耳烂熟的冰糖银耳汤,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的功用;
2.用红枣10个,大梨1只,冰糖适量,置火上煮熟即可食之,红枣炖梨,有润肺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
3.用百合30克清水泡软、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成的百合粥,每天早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增加热量供给
秋天,特别是深秋时分,人们可通过饮食增加热能的供给,多吃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易消化食物。
防病防秋膘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腹部着凉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因此应注意食品的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秋天气候凉爽,味觉增强,人体食欲大增,汗液分泌减少,易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且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该注意食量的控制。
二防疾病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许多人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是多种疾病的好发季节,安度多事之秋做好防病尤为重要。
胃病复发
立秋之后,气温渐凉,此时人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肠的负担加重。易导致急性胃炎或旧病复发,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功能,减少发病机会。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做到饮食有节、温软淡素,定时定量、戒烟禁酒。
伤风感冒
秋天的气候昼夜温差大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体质好的人应以轻薄为宜。
体质较差的人应随气候变化逐步添衣。
秋天气候干燥要适当多饮水,增强机体代谢,以防忽热忽冷诱发感冒。
“老慢支”复发
秋天昼夜温差悬殊,很多人不适应这种多变的气候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
要注意改善居室环境。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室内安静整洁,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在40%~50%。
防止受凉,科学调理饮食,合理用药,防旧病复发。
哮喘病发作
深秋时节,天气转寒、食物和空气中的致敏物质大量增加,是哮喘病易发的重要因素,故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认真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并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
其次要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防止受凉。
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积极配合治疗。
抑郁症
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勤于锻炼,投入大自然,凉爽的秋季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
中风
进入深秋时节,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霜降之时防秋燥餐桌食谱
二十四节气秋季寒露养生
相关阅读
二月二都有哪些习俗?
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夏至该如何养生?
粽子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
芒种时节,这些养生原则要谨记~
清明时节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春分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惊蛰养生,需要怎么做?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
0条评论
未登录,请
登录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一周新闻
more+
姨妈期要注意些啥?这些禁忌食物尽量不碰
1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2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3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4
预防眼睛干涩,需注意哪些细节?
5
如何做有助于改善失眠?
6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夫妻生育,这些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影响夫妻生育的呢?
7
防大于治,三叉神经痛的这种疼痛能否被预防?
8
三叉神经痛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呢?
9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0
浑身无力、没胃口,是什么原因?
11
甲状腺有什么作用呢?
12
调理肾虚,需先分清肾阴虚和肾阳虚
13
哪些生理因素会导致女性难以受孕呢?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春天是长高的黄金期”,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预防眼睛干涩,需注意哪些细节?
如何做有助于改善失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