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 索
热搜:
六味地黄丸
|
逍遥丸
|
月月舒痛经宝
|
太子金颗粒
|
天智颗粒
|
补益用药
|
妇科药
|
清热类
|
调脾胃
仲景
医药
文化活动
地道药材
中药经方
精品专题
仲景
养生
常识
节气
情趣
药膳
药
品
仲景中药
妇幼类
补益类
调脾胃
清热类
左归丸
逍遥丸
痛经宝
太子金
六味地黄
疾
病
妇科
男科疾病
儿科
老年疾病
互
动
仲景产业
视频欣赏
健康产品
仲景健康网
>
仲景养生
>
节气养生
立秋伊始早防“燥”
来源:仲景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8/07/28
2510
分享:
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燥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该怎么应对呢?
祖国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曰:“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
对于人体各部出现的“干燥症”,宜酌情予以调治。如鼻燥,尤其平时有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人,可点些薄荷滴鼻油,具有清凉宣燥之功;咽燥饮用玄麦甘桔冲剂,可获良效;柿霜能清热宁嗽,用于“燥咳”颇为适宜;肤燥当以珍珠霜润而护之;肠燥可择有滑肠作用的蜂蜜、芝麻服食通秘。此外,中医有一称为“增液汤”的名方(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能润一身之燥,秋季可水煎代茶常饮。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能净化空气,涵养水分的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以缓解燥气刚烈劲急之势。同时,也须指出的是,
秋高气爽又是健身的大好时节,人们在立秋伊时秋燥不甚之际就应早到户外锻炼,呼吸吐纳,藉以提高肺脏生理功能则燥邪难侵。 当心“秋燥”伤人
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所谓“秋后算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秋天发病特点在于“秋燥伤肺”,意思是指秋季好发肺系疾病,呼吸道病最多见。早秋之时,从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燥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复发等,此外还有其它疾病出现。若至中晚秋,从立夏至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结合伤人,称为凉燥,除导致上感、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以外,由于寒邪收引、血管收缩,脑血管的病变特别是中风也随之而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要小心为是。
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我们必须增强防病意识,适应气候变化,努力避免秋燥伤人,防止外邪侵入。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需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需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保持心态平衡。早秋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类的物品,如百合、银耳、水果、西洋参等,中晚秋多用温补食品,保持心态平衡,尤其老年、高血压患者,更须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中风;重视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例如晨起锻炼健身,打太极拳,做气功,按摩迎香穴等方法,都是秋季保健的好措施,目的在于通过调动体内积极因素,达到御邪抗病。
秋燥鼻干巧按摩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经常会感到鼻燥干涩,鼻塞不通,甚至会引起鼻出血。这是因为鼻腔内粘膜较薄,特别容易干燥,而粘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干燥后发生脆变,易致破裂而出血。如果采用按摩的方法,不仅促使粘膜分泌增加,保持鼻腔湿润,使鼻腔通畅,而且有治疗鼻炎,预防感冒的作用。
1、鼻外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拉12次。用此法拉动鼻部促使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分泌正常的鼻粘液。
2、鼻内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伸入鼻腔中,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下拉12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粘膜红润,保持正常温度,增加耐寒能力。
3、点按迎香穴。以左右两手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12次。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供应,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神经麻痹
4、点按印堂穴。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l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的指腹,一左一右地交替按摩印堂穴。按摩印堂穴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能刺激嗅细胞,使嗅觉灵敏。
大寒时节 “养精蓄锐”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篇
相关阅读
二月二都有哪些习俗?
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夏至该如何养生?
粽子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
芒种时节,这些养生原则要谨记~
清明时节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春分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惊蛰养生,需要怎么做?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
0条评论
未登录,请
登录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一周新闻
more+
姨妈期要注意些啥?这些禁忌食物尽量不碰
1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2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3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4
预防眼睛干涩,需注意哪些细节?
5
如何做有助于改善失眠?
6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夫妻生育,这些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影响夫妻生育的呢?
7
防大于治,三叉神经痛的这种疼痛能否被预防?
8
三叉神经痛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呢?
9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0
浑身无力、没胃口,是什么原因?
11
甲状腺有什么作用呢?
12
调理肾虚,需先分清肾阴虚和肾阳虚
13
哪些生理因素会导致女性难以受孕呢?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春天是长高的黄金期”,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预防眼睛干涩,需注意哪些细节?
如何做有助于改善失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