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节气养生

历史中的“西峡重阳文化”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2/10/16
1610
分享:
  西峡县地处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会处,秦风楚韵交会,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重阳文化在西峡历史悠久。西峡县境内的重阳店地名,数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为重阳镇所在地,以重阳命名为地名的镇,全国仅此一地。西峡境内的菊潭和菊花山,在唐朝久负盛名,是唐朝文人骚客九月登高赋诗的首选之地。

  西峡自古被誉为菊文化之乡,丹水的菊花山是著名的千古胜景。在汉班固的《汉书 地理志》载:“析有菊水,出析谷”(析县,即今天的西峡县)。以及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葛洪的《抱朴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风俗学家欧阳询的《艺文类聚 风俗通》等对菊花山的胜景和菊潭水的神奇都有详细记载。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西峡既是重阳节文化主旨菊的千古故地,又是全国唯一一个用“重阳”为地名的重阳节文化中枢地。著名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记载:公元前2240年左右,尧的儿子丹朱曾在这里建立军事要塞“重阳店”。又据《西峡县志》(区划)一节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西峡县境内有11保,即内乡保、丹水保、菊潭保、重阳保等。从区划沿革看,重阳店早在明成化十二年就独立设保,上溯不可考,但下溯至今未变。重阳店佛爷山下的重阳寺,是全国唯一个以重阳命名的寺庙。现在重修的重阳寺内,保留着从老重阳寺遗址中发掘的“天子万年碑”和“恭李氏瓦”。重阳镇民间文化的信物,都和重阳文化有关。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