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今年的3月5日正是惊蛰。
中医认为,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像春天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但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春季是呼吸道疾病、肝病和结石病等疾病的高发、好发季节,因此,注意惊蛰时节的养生十分重要。
养生要点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每年惊蛰这天,在广东和香港,民间习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仪式。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将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营养素推荐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也是肝病高发的季节,此时依然以养肝为主。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笔者建议此时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片、大蒜油软胶囊、蛋白粉等。
仲景牌逍遥丸,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用于治疗胸胁胀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多种妇科疾病!
养生食谱三款
双花饮
[配料]:金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做法]:将金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滗入小盆内,再煎熬1次滗出药液,将2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辛凉解表。
芹菜粥
[配料]:芹菜40克,粳米50克,葱白5克,花生油、盐、味精若干。
[做法]:将芹菜洗净去根。锅中倒入花生油烧热,爆葱,添入水、米、盐,煮七成熟成粥,再加入芹菜煮至粥熟,调入味精即可。
[功效]:平肝清热凉血,化湿,利大小便。
[禁忌]:平素脾肾阳虚者不宜食用。肝硬化、痢疾泄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小儿腹泻等患者慎食。
党参黄芪粥
[配料]:党参10克,黄芪15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党参、黄芪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煮沸40分钟,去除中药后,放入大米煮成粥食用。
[功效]:具有益气固表,增强体质的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感冒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