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营养搭配

五味调和百味香 尝出五味真谛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5/11
2346
分享:
    中华饮食烹饪与烹调手法多样,制作工艺讲究色质味形,在饮食结构和营养素搭配上力求互补促进,忌相冲相害。在饮食滋味的确立上,调味成为饮食优劣成败的重要环节。调味与中医学有着难分难离的渊源。《内经》指出,食物有四性五味,即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中医认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把食物的滋味分为阴阳两大类,探索出五味对健康的影响,是传统中医的独特智慧。

  在饮食上,酸味主要来源于醋,历史上周代就有用梅子制作酸的调味品了,在烹调时加醋不仅可以与脂肪发生醋化作用,产生芬芳的香气以解腥腻,而且还能溶解食物中的钙,保存食物中的维生素,可增强肝脏功能,但食酸过多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酸过多、关节炎、肾功能较差者切勿多食。

  苦味菜主要有苦瓜,及作为调味品的杏仁、白芷等一些药材,其主要功能是去腥解腻,能使菜肴具有独特风味,除燥热和利尿等作用、脾虚或大便秘结的人应少食苦味。

  甘是我国南方甜味菜肴的调味品之一,在菜肴中主要起着去腥解腻增鲜的作用。常吃能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还有解毒作用。但甜味食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血液中固醇使身体虚胖,糖尿病人应忌食。

  辛(辣)味有增进食饮,促进胃液分泌,促进消化的作用,可消除体内气滞、血滞等症。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若食之过量,会使肺气过盛、肛门灼热。患有痔疮等肛门疾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尿道炎及咽喉炎等症的人不宜多食。

  咸味是常规滋味,是人体血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软化体内酸性的肿块。但食盐过分,会加重心肾机能的负担,加重高血压等症状。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