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四季养生

持续高温四种病的预防要点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7/21
1761
分享:

    全国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容易引发各种“高温病”。福建省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当前要注意对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流行性感冒、登革热、乙脑和中暑等疾病的预防。

  ◆高温炎热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细菌性痢疾。菌痢主要感染对象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及成年人,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如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预防要点: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品,饭前便后要洗净手。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病程2~7天。病原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如游泳池水等)引起暴发,本病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8~9月为高发期。

  预防要点: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本病在8~9月有一个季节性发病高峰。

  预防要点: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室内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生活要有规律,睡眠充足。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流感泛滥期如何捍卫自己的健康

  ◆出国旅游要防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和骨骼痛,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出现皮疹等,少数病人可并发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本病流行季节为夏秋季。

  预防要点:防止蚊虫叮咬。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