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眼病越来越常见
视网膜中心的黄斑负责视力和中心视野。通俗地说,眼睛如果是照相机,那么黄斑就是胶片。黄斑变性是视网膜下增生了异常血管,出现液体渗漏或出血损坏了“胶片”,那当然“照相机”就什么也拍不下来了,即人就看不见东西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几乎没有这种疾病患者。但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了,黄斑变性患者在我国也越来越常见了。据调查,我国50岁~59岁者黄斑变性的发病率为3.66%~5.5%,60岁~69岁者发病率为6.04%~11.19%,70岁以上者发病率超过15%。黄斑变性已经成为“新兴”的常见病而且发病率还在继续增高。
越想看什么就越看不清
黄斑变性与年龄相关,所以该病全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出现了视物模糊、视野中心区有黑点或斑块、视物变形等症状,进而导致阅读、看东西困难,甚至无法看清别人的面容,特别是越想看什么就越看不清,就是黄斑变性的表现。
长寿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医疗水平可以使老年人身体保持健康,对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都有办法预防。但是,一些老年性的眼病却没有办法预防。黄斑变性就是这样的眼病。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这种病的知晓率仅为2%,远不如对白内障和青光眼的知晓率。
尽管,医生对黄斑变性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除年龄外,还有一些发病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如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虹膜颜色浅、晶状体混浊或无晶状体、远视、吸烟、长期暴露于蓝光或阳光下、类胡萝卜素摄入水平较低。此外,女性患病的可能性高于男性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