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复杂而精妙的生理系统中,血小板虽身形微小,却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它在止血、凝血等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大众对血小板的认知相对匮乏,许多血小板相关疾病患者也面临着诸多困境。而每年的3月20日,是中国血小板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深入普及血小板知识,提升公众认知。
对此,仲景宛西制药联合健康大河南特别邀请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广、主管护师李宝婷,为大家讲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节目开始先请李医生和大家讲讲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是怎么发现这个病呢?
李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又叫做“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简称ITP,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出血表现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
一部分患儿会成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及治疗。
通常,当孩子出现皮肤出血点、紫斑,或鼻出血、牙龈出血,青春期的女孩子月经量过多,或者孩子因为发热就诊,去医院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计数很低。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100~300)*109,如果孩子的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医生会结合其它的一些检查,做出ITP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