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五官>眼科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药治疗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6/05
1874
分享: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O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节细胞轴索的变性萎缩,临床确诊主要依据其特征性改变:视盘颜色变淡及视功能损害。该病是一独立疾病亦是多种眼病的最终结果,其病情严重,隶属病程后期,治疗困难。

  视神经萎缩在中医属“青盲”、“视瞻昏渺”等范畴。现代中医对青盲的定义为:单眼或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患眼前节除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异常,眼底可见视乳头颜色变淡或和伴随其他病理改变,视野出现周边向心性缩小或中心暗点为主的改变。

  中医学认为,青盲病因可由邪毒外侵、热病痘疹、头眼部外伤或肿瘤压迫后造成;或因先天禀赋不足、胎受风邪毒侵、饮食不当失调、亡血失多、酒色过度、视物过劳后造成。此外,视瞻昏渺、视瞻有色、高风内障、绿风或青风内障、圆翳内障或视网膜脱落术后,甚或全身疾病,失治误治,造成气血失和失损,经阻脉闭,玄府阻塞而目窍失养失用,也可导致病情演变或发展为青盲。其中玄府闭塞,脉络不通是病机的关键。

  青盲的治疗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书中提到用决明子、石决明、石蟹、芡实、鲤鱼胆等主治青盲,并提出地肤子、蔓荆子、茺蔚子等可以明目。《千金方》则明确指出用子类药物和调理疏导之法治疗青盲。《太平圣惠方》记载青盲内服方8个,并专列治小儿青盲诸方。历代对青盲治法主要是审因论治,如《审视瑶函》对肝肾两虚、青盲初起者,或因他病而弱者,用菟丝子、补骨脂、巴戟、枸杞、川牛膝等组方内服。《目经大成》所创羚犀逍遥散可治疗怒气伤肝、血郁目暗的青盲。针灸亦是治疗青盲的主要临床手段之一,《针灸甲乙经》明确列出治疗青盲的穴位有承光、目窗、上关、商阳等。现代中医药治疗此病主要分以下几型: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