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肝胆>肝炎

“病从口入” 少喝酒多休息可保肝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5/26
1989
分享:

入夏,南宁夜市高朋满座,喝酒猜拳的男性比比皆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不少男性在夜生活中释放自己,泡吧、K歌、夜宵……喝冰镇啤酒成了男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殊不知这样丰富的夜生活,不是吃得肚皮滚圆,就是喝得醉醺醺,男性的肝代谢能力不能承受吃喝之重,跟肥胖症“孖生”的脂肪肝正在侵蚀他们的健康。

酒肉穿肠过,“脂肪”肝脏留

杨先生今年才35岁,可是已经患上了轻度的脂肪肝。他说:“我也知道是喝酒的缘故,少喝酒或不喝酒可以避免脂肪肝,但是应酬难免要喝酒的,我就采取酒后多喝些绿茶来补救,尽快代谢掉酒精;另外,喝酒的时候尽量减少高脂肪饮食。”

据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内科主任何善明教授介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原及解毒等重要机能。肝与脂质物质代谢密切相关,使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及分泌等过程保持动态平衡,若因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脂类物质的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储积,其储积量超过肝重量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便可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常见的原因是营养过剩,主要是因为脂肪和糖摄入过量,长期大量喝酒(尤其是大量喝啤酒)可导致脂肪肝。”

何教授认为,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酗酒后发生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乃与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关。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表虽很肥胖,但其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神经系统症状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症状,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在疲劳、高烧、流感的诱发下,可致肝脏肿大、发炎、疼痛或压痛,进而导致肝硬化。”据统计,世界上有1500~2000万人酗酒,其中10~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少量饮用葡萄酒对身体还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用高度数的酒,就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硬化。何教授指出,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就成为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由酒精性肝炎演化而来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

“国外有研究表明,每天饮酒量160克,连续20年,便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而严重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硬化,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而已。”

何教授解释说,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男人们的饮酒方式、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合并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等因素都会增加肝硬化的危险。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