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疗越来越离不开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医生在众多研究数据的支持下有了一个强大的理论武器,那就是指南。它告诉我们如何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指南用一张直观的流程图帮临床医生更好的理清了诊断思路。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疾病总是不能像指南上描述的一样发生发展。当遇到无症状或不能确诊的咳嗽患者时,指南无可依附之时,临床医生需练得火眼金睛,否则可能就要贻误战机。
病例一:甲状腺增大压迫
患者,女性,50岁,因干咳1月余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行抗生素静滴+止咳药治疗无效。查体:咽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心腹查体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无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待排,予抗感染、解痉、止咳等治疗均不见效。治疗期间患者诉夜间平卧后自觉有液体流入口腔内,考虑为胃反流所致,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仔细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增生病史,B超提示甲状腺增大,考虑为增大的甲状腺压迫甲状腺下动脉分支间行走的喉返神经所致,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予以出院。
病例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干咳2周入院。查体:体温38.5℃,咽充血,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初诊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补液、退热等治疗无效。患者随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理反射阳性。追问病史,患者数月前因化脓性中耳炎,曾用当地偏方(猪胆汁)滴耳治疗,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脑脊液混浊,白细胞增高,蛋白增高明显,葡萄糖含量下降,脑脊液涂片和培养均找到肺炎链球菌。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予敏感抗生素、降颅内压及对症治疗,症状消失。
讨论:呼吸系统外因素不可忽视
呼吸道感染是咳嗽的常见病因,医生接诊咳嗽患者习惯性思维考虑初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忽略了咳嗽的其他病因,对于部分特殊病例可能会贻误诊治。病例一中患者多次在当地行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入院后行血常规示无异常,仍沿用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疗效自然不佳。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有甲状腺增生病史,考虑为增生的甲状腺压迫喉返神经所致,切除甲状腺咳嗽痊愈。病例二中患者的发病原因是化脓性中耳炎,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和肺部感染,病史尚未追问清晰之前,仅凭经验性判断,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不佳。直至出现颅内高压表现,经脑脊液穿刺检查明确诊断方予以对因治疗,效果明显。
两个病例均提示临床医生,对以咳嗽为主诉的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开阔诊断思维,充分辨析疾病的鉴别诊断,考虑到其他非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咳嗽症状,仔细查体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方能一击即中,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