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大地春回,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然而初春气温非常不稳定,乍暖还寒,各种细菌、病毒也极易滋生和传播,公众应从各方面积极预防,保护好自己。经常锻炼身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和增强自身抵御疾病能力。
NO.1
精神乐观 养肝护肝
中医认为,春天内应的脏腑为肝。而肝喜条达、恶抑郁。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精神上要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精神乐观。忌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春季调摄精神,在于用心、放心、清心、开心;用心者,指春季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应该多动脑思考,适当阅读书报刊物,下棋听音乐,经常保持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放心,指的是放开心事,避免为工作、生活中的事牵肠挂肚,特别是老年人,不要为儿孙事过分操劳,以免产生“肝气郁结”;清心,指清心寡欲,中医注重七情,大怒伤肝,思则气结,气血逆乱则变生百病。
NO.2
饮食养阳 少酸增甘
在饮食方面,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说,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故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根据性味原理,应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温能补阳,辛能发阳,入肺经又可以使皮毛的汗孔打开(因为肺主皮毛),有助郁热发散。而且初春多风寒,辛温的食物能解除、驱散体表的风寒邪气,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如韭、蒜、葱。
饮食还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饮食清淡,多食果蔬,如山药、莴笋、葱、韭菜、蒜、豌豆、荠菜、荸荠、菠菜、芹菜、香椿、马齿苋、油菜、樱桃等。可以吃些低能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多吃些辛温的食物或者多运动发汗,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散热。
NO.3
防风御寒 预防春温
从人体本身来看,由于冬季人们长期在室内度过,在春季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会稍有下降,且初春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加之春季人的毛孔腠理初开,所以人体在春季尤其是初春易于感受外邪、引起疫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腮腺炎、猩红热、肺炎等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温病”“春温”。
预防春温需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少去人群聚集之地,出门戴口罩。二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强健身体,如可选择习练六字养生诀的“呬字功”,坚持长期锻炼可调补肺气,有调治咳嗽、气喘、胸闷的作用。三是平时易发鼻炎、感冒、气管炎、肺炎等肺病,伴疲乏、气短、多汗者,多属气虚体质,日常可用黄芪、枸杞子各10g,加水1200mL,大火煮沸,小火煎煮10分钟,再放入菊花6g,小火煮5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代茶饮用,有补气益肺、预防疾病的功效。
NO.4
起居有常 运动踏青
专家介绍,应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令特点,春天应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起居有常,中午小睡,每天保持6-8小时的睡眠,睡姿宜“卧如弓”,主张“侧卧”;春天宜晚睡早起,适合穿宽松的服饰,而保持肝气血顺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锻炼的最佳季节。市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年龄和体质状况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放风筝。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强壮身体,又能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自然界一派生发之气,此时人们应多在户外活动,踏青赏景,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自然界生发之气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