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第一餐也十分重要。不过生活中,很多人因为赖床,因为赶着上班,因为嫌麻烦,因为各种原因总是会错过早餐。长期不吃早餐真的没事吗?不,长期不吃早餐,其实很容易“饿”出一身病!
饿出胆结石
经过一夜代谢后,胆汁会储存在胆囊,而吃早餐就能促进胆汁排出并参与食物消化。但若长期不吃早餐,胆汁就会积蓄浓缩在胆囊并最终形成结石。
2.饿出全身慢性炎症
2020年《营养学》中的一项涉及7万余人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的人,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体内炎症指标)水平显著升高,这说明不吃早餐与全身慢性炎症存在相关性。
3.饿出糖尿病
《长期不吃早餐也易患糖尿病》中一项研究,在通过对3万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成年男性进行长达16年调查后发现:与每日三餐规律之人相比,每日不吃早餐仅吃午晚餐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提升25%。
即使除掉体重变化的影响,结果依旧显示不吃早餐会将糖尿病风险提高16%。
4.饿出认知能力下降
专家表示,大脑对葡萄糖的需求很大,但脑细胞无法自身合成葡萄糖。
经过一夜空腹后,若早上不能及时吃早餐,在肝糖耗尽的情况下,大脑所需的葡萄糖只能依赖脂肪酸所分解的酮体,而这就会导致我们学习认知能力下降。
5.饿出胃炎、胃溃疡
不吃早餐会让胃部长时间饥饿,胃酸过度分泌就会引起胃炎、胃溃疡,且长期如此也会增加胃肠慢性炎症风险。
6.饿出肥胖
长期不吃早餐会让身体误以为处于“饥荒期”,而午餐晚餐再进食时,不仅食量增加,身体吸收能力也更好,从而导致更多脂肪存储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