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 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足心和胸口)或潮热骨蒸,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快。
眩晕耳鸣,头痛面赤,或头脑烘热,或精神兴奋,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绷紧如弦称为弦脉)。
消渴病(相当于糖尿病),咽干口渴,饮水多,小便多,舌红少苔或少津。
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异常(蛋白尿、血尿等),舌红少苔。
虚火牙痛,牙痛不严重,牙龈充血,红肿不明显,口燥咽干,或腰膝酸软,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凡服用六味地黄丸者皆应有上述的一组或多组肾阴虚的症状,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都应兼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少津、脉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