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啥好?得分人!肾虚宝宝们这里看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06/22
1858
分享: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一般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的确,夏至到了,热辣辣的三伏天也要马上登场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这两天小编已经热的受不住了,稍微一动,就浑身出汗的。。。这日子实在难熬(⊙o⊙)。。。恨不得一天到晚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

    夏至这么热,先来看看古人怎么过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将新麦做成饼、馍等,有尝新的意思。
 
    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消暑各有高招,俗话说夏天有三宝“冰棍、空调、凉水澡”,想想外面太阳火辣辣的,你在空调房里惬意地吃着冰棍。。。噫。。吁。。舒坦到飞起︿( ̄︶ ̄)︿!!
  |
    不过,小编在这里特别提醒各位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三伏天里贪凉的!比如肾阴虚的宝宝们!

    酒局、熬夜、加班、不按时吃饭。。。年轻人过度透支身体,小毛病不尽早治疗,换来的就是各种大毛病提前到访,比如肾虚!

    肾虚又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口干舌燥、脉细且跳得快、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失眠、腰膝酸软、心烦易怒。肾阳虚则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等等。若是肾阳虚,可考虑服用有助温补肾阳的桂附地黄丸。
 
    肾阴虚患者常常伴有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心中时烦的症状,无可避免的就会贪食冷饮、贪用凉水,其实这样是不恰当的。自然万物讲究的是平衡法则,所以一旦某一方过多,身体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肾阴虚的患者,尤其是手足心热的小伙伴们,在夏天究竟该吃什麽呢?

    不仅要饮食宜清淡,多吃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一些消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品,更要结合传统中医药来滋阴补肾、保持阴阳平衡。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基础方,来源宋代名医钱乙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化裁而来,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处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味补药和牡丹皮、泽泻、茯苓三味泻药组成,是中医方剂学中的经典配伍。三补三泻保证了六味地黄丸是一个药性平和的滋补品。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传统上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至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遗精、手足心热等症。根据临床应用经验及研究,其还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低温,耐缺氧,以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