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耳鸣,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25/03/31
126
分享:

全国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耳部健康的重视。保护耳部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减少噪音暴露


控制音量: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远离噪音: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如工地、酒吧等。


定期休息: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或娱乐后,给耳朵足够的休息时间。

 

2.保持耳部清洁


避免频繁掏耳:耳垢有保护作用,频繁掏耳可能损伤耳道或鼓膜。如有不适,须及时就医。


保持干燥:洗澡或游泳后,用毛巾擦干外耳,避免水分滞留引发感染。

3.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保护听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损害听力,应尽量避免。

4. 定期检查听力


听力筛查:尤其在高噪音环境工作或年长者,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关注听力变化:如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避免耳部外伤


防止撞击:运动或活动时注意保护头部和耳部,避免撞击。

正确使用耳机:选择适合的耳机,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不适。

6.保持良好心态


减轻压力:长期压力可能引发耳鸣等问题,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耳部健康。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耳部健康,预防听力损伤。

  

温馨提示


耳鸣,既是一种常见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嗡嗡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容易引起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中医认为耳鸣多由肾阴亏虚、肝气郁结、风邪侵袭、痰湿困结等导致,需辨证治疗。


肾阴虚型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充,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诸病源候论》:“劳动经血而气血不足,宗脉则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


若出现耳鸣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考虑是肾阴虚,此时可考虑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视觉锤200.jpg

肝气郁结型


主要表现为耳鸣伴随情绪波动,常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是较常见的证型,可伴胸胁胀痛、夜寐不宁、头痛或眩晕、口苦咽干。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由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上犯、耳窍失和而导致耳鸣。临床多选用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调理气机。

 逍遥丸200.jpg

 

图片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