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既有着早年主旋律影片传达精神、普及历史知识的特点,同时也不乏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不仅表现在巧妙地将历史疑案“冯玉祥因邮轮失火而遇难”略作修改为“他正在船舱看电影,胶片突然起火”,幽了他的扮演者陈凯歌一默。更表现在,影片将最优美的一段音乐,用作了蒋氏家族的主题音乐。每当蒋介石、蒋经国及宋美龄出现的段落,悲伤而优美的大提琴主题音乐便会响起,可以说,由张国立、陈坤和邬君梅组成的这个家族,气质达到主旋律影片中的蒋家之最。
剧情 没有一定历史知识恐难以理解
尽管非常有商业价值,但《建国大业》并非那种好莱坞式的,有着完整故事性及来龙去脉的商业电影。影片的故事从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开始,直到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新中国成立前夕结束。从重庆和谈破裂开始,影片分两条线,分别讲述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的发展历程,尽管重要的历史史实都已涵盖,但并不足以让没有历史知识背景的观众,建立起对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势力斗争,逐步强弱地位转移的清晰脉络。
在四年不间断的谈判、攻心之外,大量颇具传奇性的历史细节的穿插,使得影片很具观赏性。如毛泽东在河北城南沟遭遇敌军轰炸时,因为刚吃了安眠药入睡,无法完全清醒,被用担架抬着撤离。而陈坤扮演的蒋经国在上海整顿金融秩序的一段(俗称“蒋经国打虎”)中,在以冯小刚扮演的杜月笙的揭发下,他必须整治到表弟孔令侃(蒋经国姨妈宋霭龄之子,佟大为扮演)头上,既有黑社会,又有豪门恩怨,可谓紧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