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建国大业》就是一出商业杰作。在政治新卖点下,作为中国影视界第一号人物,重拾旧业担任导演的韩三平,吹响了近年来影视圈最嘹亮的集结号,83位明星大腕争相听令,仅为一场戏、一句台词,甚至一个镜头,如何合理安排和分配这些资源,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建国大业》主旋律大片的商业盛宴
这是一部献礼片。它获得中央政治局高层的亲自过问并批示,占据了国庆节的政治档期。
这是一部商业片。它云集了有史以来中国电影最多的大腕明星,运用了一切可能的商业手段全力推广。
它的拍摄过程不按常规。紧闭的南京中山陵正门为它开启,总统府附近道路被封闭。拍摄全过程仅为10个月。
它引发了一场争议与嘲讽。因参演演员的外国国籍问题,它被网友讥为“新十一国联军进军中华给国家祝寿”。
它力图突破主旋律大片的桎梏。“我把最希望的主题给了共产党,把最凄美的主题给了国民党。”“有些地方甚至有文艺片的味道。”
这就是《建国大业》。
已经吊足观众胃口的它,到底是一部开创意义的主旋律商业大片,还是由一群明星引发噱头的献礼片?已经饱受商业忽悠的中国观众应该会慎下结论——在踏入影院之前,一切还言之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