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杀人+自杀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8/11/20
1766
分享:

      近年来,随着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不断增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特别是酒后驾驶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频发。

  酒精是一种麻醉剂,进入人体血液后,人的中枢神经活动随之迟钝,并延及到运动神经和末梢神经,使手足的活动迟缓,其运动的及时性、准确性、协调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驾驶人的体力、判断力和协调能力也会相应下降。与正常的驾驶人相比,酒后驾驶人的中枢神经活动迟钝,视力减弱,思考判断能力降低,四肢动作缓慢,失去正常的应变能力,不能及时掌握道路上的瞬间变化,甚至会出现视觉和听觉的虚幻,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酒后驾驶,既会增加交通事故的概率,同时也增加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人们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两项很重要的影响:视觉能力变差: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酒后的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此外,亦可能抓不准目标,看不清楚车道线,对光的适应也变差了;同时,运动反射神经迟钝:驾驶人以为脚提起来要踩刹车,其实已慢了一两秒。而当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若是车速达到100km/h,一秒行驶距离则为27.78米,后果相当的危险。

  酒后驾驶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饮酒后,容易产生视觉错误,行驶中易撞击静止的树木、线杆,或停放的车辆,而致人、车损伤。②饮酒后,其判断力下降,在避让运动中的人、车时,易造成控制不住车速,且躲向一个方向而发生事故。③饮酒后,精神兴奋,盲目自信,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车速慢,油门止不住增大,易开“英雄车”、“斗气车”;④醉酒后,其道路行驶状态恶化,脱离本车道呈S形运动,致与其它车辆或行人相撞,甚至冲出路面,后果往往是相当严重。⑤醉酒后的驾驶人往往故意炫耀其驾驶技能,操作动作大且车速快,但本人手足动作已经迟缓或失常,当有突然情况时,措手不及而造成事故。

  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酒精测试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驶。很多人可能想知道,这大概喝多少酒会达到这个标准?有关专家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如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仅仅喝了一听350毫升的啤酒,半个小时之后,在专业仪器测试下,三位司机“遇险”后刹车反应时间均延长了两倍左右。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曾进行了“远离酒后驾驶”的活动,在实验室证明了酒后驾驶的危险性。在饮一听350毫升啤酒前,他们的刹车反应时间分别为0.75秒、0.56秒和0.56秒。饮酒30分钟后,酒精开始在体内发挥作用,同样的机器测试结果显示,三人的反应时间分别提高到1.22秒、1.38秒和1.05秒。

  我国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对于如何处罚饮酒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1~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2000元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年节来临,亲朋聚会,酒是不能缺少的。但为了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幸福,要坚决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同时,抓好源头场所的管控,在宾馆、酒店、饭店等处张贴严禁酒后驾驶的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教育驾驶人遵章守法,坚决与酒后驾驶行为决裂。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