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
WCRF专家指出:“人们的腰围每增加1英寸,得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以上,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据WCRF研究,肥胖会增加食道癌、胰腺癌、结肠癌、绝经后期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的患病风险,而且还很可能增加患胆囊癌的危险性。
衡量是否肥胖,主要依据是体质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指数18.50~24.99为正常,25~29.99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但是对于亚洲人来说,由于体脂含量更多,所以指数为23就已经达到了临界线。
2.为什么要“从事积极的身体活动”?
WCRF专家表示:身体活动应该“尽可能多”。这里所说的活动不仅是指运动健身,也包括人们的日常活动。根据报告提出的要求,每天至少要进行30分钟的中度身体活动(相当于快走),并逐渐增加到每天60分钟中度活动或者30分钟重度活动,避免在电视、电脑前久坐。
这不仅因为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更因为体力活动本身就可以减少患癌症的危险,如肯定能够减少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也很可能减少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3.为什么要“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避免含糖饮料”?
食物的“能量密度”是指每克食物中含有热量的高低。理想的膳食平均能量密度应为每100克不高于125卡,而100克汉堡包的能量密度却高达262卡。
至于含糖饮料,很多人知道饮料中的糖分是体重增加的重要因素,但却不知道它的危害还在于会刺激大脑的味觉中枢,让人们食欲更旺盛。WCRF的专家认为果汁应视同于含糖饮料。尽管水果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但是果汁却没有水果的这些益处,即便是鲜榨果汁也一样,因此绝不能以果汁替代水果。
4.为什么要“以植物来源的食物为主”?
由于各种素食可降低人们患癌症和某些疾病的危险性,所以WCRF的专家建议,每天至少吃5份(400克)不同种类的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包括葱蒜,最好是多种不同颜色的组合。这些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同时每餐还要吃一些粗加工的谷类豆类,如全麦粉。这些植物性食物属于低能量密度食物,防癌的同时也有助于控制体重。
5.为什么要“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加工肉制品”?
红肉是指牛肉、猪肉、羊肉等,加工肉制品是指通过烟熏或加入防腐剂进行保存的肉类。这些肉类肯定会增加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几率,因此每周摄入红肉最好不要超过300克(做熟的重量),换算成生肉相当于400~450克,并尽可能避免食用腌制或加工肉制品。
不过,WCRF专家指出,报告并不建议完全不含肉类的纯素食,因为肉类是许多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B12的重要来源。
6.为什么要“限制含酒精饮料”?
WCRF研究发现,所有含酒精饮料都能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如口腔、咽喉、食道、结肠/直肠、乳腺癌等,并且没有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就可以降低这种作用。由于女性的体脂比男性高,导致对酒精的消耗比男性多,加上对女性生命威胁最大的乳腺癌与酒精直接相关,所以喝酒对女性的危害比男性更大。
不过,由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有一定好处,所以综合考虑,WCRF专家提出,如果喝酒,男性每天不应超过两份,女性每天不应超过一份。这里所说的“一份”是酒精含量为10~15克的酒。如30度的白酒100毫升,含有30克酒精,就是2份的量。
7.为什么要“限制盐的摄入量,避免发霉的谷类和豆类”?
WCRF专家说,最有力证据表明,盐和腌制食物很可能是胃癌的原因,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是肝癌的原因。
人对盐的平均摄入量每天应低于6克,即不要超过一茶匙。然而,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人群对盐的一般摄入量大大高于上述标准。关键是要控制盐的总摄入量,避免盐腌食物或过咸食物,避免用盐保存食物。同时避免食用发霉的谷类或豆类。
8.为什么要强调“通过膳食本身满足营养需要”?
WCRF专家说,有些人无法做到经常吃水果蔬菜,就试图通过膳食补充剂来弥补,有人还认为服用膳食补充剂可预防癌症。然而服用补充剂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包括可能诱发癌症。实际上并没有证据表明膳食补充剂有预防癌症的作用,因此最好通过日常膳食增加相关营养素的摄取。
9.为什么要强调“母亲进行哺乳”?
WCRF专家强调这是一份特殊建议,主要是针对当前乳腺癌患病人数快速增加的现状,提出以完全母乳喂养来预防乳腺癌。“完全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除喂养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或水,6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几率,同时对婴儿也有保护作用,还能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
10.为什么癌症幸存者要“遵循癌症预防的建议”?
WCRF专家说,治疗癌症的成功率虽在增加,但癌症幸存者在长期的存活时间内,却可能患上新的原发性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如果有可能,所有癌症幸存者都要接受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提供的营养照顾;除非有针对个体的其他建议,否则都要遵循上述关于膳食、健康体重和身体活动的建议。
另外,中国人应在“10建议”之外加上“不吸烟”。
“中国防癌策略应该在10项建议基础上再加上不要吸烟。”参与这份报告研究的陈君石院士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吸烟人数众多的国家,这一条尤其关键。”
陈君石院士说,我国癌症的第一危险因素是吸烟,超过1/3的癌症发病与吸烟有关,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肺癌第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