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太频太多 应引起警惕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8/29
2186
分享:
       烈日炎炎下,人体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出汗。专家提醒,夏季大汗淋漓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汗太过频繁或量太多、人特别怕热,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应引起警惕。

  出汗怕热  要查查甲亢

  近来,王小姐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出汗,特别怕热,从办公室走到地铁站不过几分钟的路就满头大汗。起初,她以为是天太热的缘故,怕热出汗也是正常的,可仔细一想自己体型不胖,过去也没有那么怕热,而且周围的同事并不像自己那么容易出汗。于是,心有疑虑的王小姐决定到医院看看。 

  在诊室,医生发现王小姐出汗确实很多,即使有中央空调,她脸上的汗珠仍清晰可见。一查手心,温暖且潮湿。询问病史后发现王小姐不仅多汗怕热,而且有轻度的手抖、心动过速等症状。医生让她做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王小姐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青指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因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女性患者较常见。多汗是甲亢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多汗,在夏天尤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会使人体产生的热量增多,加上甲亢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出汗就会增加。 

  多汗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会怕热。检查患者手心时,常会有温暖多汗的感觉。此外,甲亢患者还可能出现多食、体重减轻、心慌、手抖、失眠等症状。苏青主任提醒,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甲亢的诊断并不困难,通过检查甲状腺功能即可确诊。用抗甲状腺药物等方法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就能彻底解除多汗症状。 

  八种疾病  最容易多汗

  夏天气温高,人体会通过增加出汗而避免体温异常升高,所以人常常容易汗流浃背。特别是运动时,人体进一步增加出汗,就更容易出现挥汗如雨的状况。苏青主任说,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突然异常增加,在医学上就称为多汗。多汗除了是甲亢的明显症状外,还可能是以下这些疾病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  糖尿病会使病人出现神经损害,这种损害在下半身较为明显。病人的下半身出汗会减少,严重者下半身会停止出汗,称为汗闭。下半身出汗减少,上半身出汗就要增加,即代偿性出汗增加,以保持出汗的平衡。

  糖尿病人还可能会出现“味觉出汗”,即有些病人一吃东西颜面部就会大汗淋漓。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多汗对身体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却会给人带来不小的烦恼,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人要积极控制血糖,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会有一定的疗效。

  低血糖  人的汗腺受神经系统的支配,低血糖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出汗增加。低血糖不仅会引起多汗,还会有心慌、手抖、头晕、饥饿等症状。严重的低血糖还会引起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苏青主任说,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降糖药物广泛使用,低血糖的发生率也较以前有所增加,一些糖尿病人甚至会反复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的诊断很简便,只要测定血糖即可快速发现。轻度低血糖只需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即可缓解,严重低血糖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 

  更年期综合征和经前紧张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和经前紧张综合征都可能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出汗增加。更年期综合征多出现于即将绝经的45至55岁妇女,患者除了多汗外还会有忧郁、焦虑、失眠、皮肤潮红、潮热、胸闷等症状。适当补充雌激素有助于缓解症状。

  经前紧张综合征发生于育龄妇女,多在月经的黄体期出现,除了多汗外还有乳房胀痛、腹胀、头痛、水肿、烦躁、情绪不稳、焦虑等症状。 

  肥胖  众所周知,体型肥胖的人容易出汗。肥胖引起多汗的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减轻体重后多汗症状可得控制。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这种肿瘤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者均会引起多汗。嗜铬细胞瘤除了多汗外还有高血压等症状。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会表现为肢体末端增大,特别是面部、手、脚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同时伴有内分泌代谢紊乱。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会出现高血压、心脏肥大、糖尿病等并发症。患有肢端肥大症的人由于汗腺肥大,出汗会增加。病人的皮脂腺也肥大,因此不仅多汗,而且皮肤比较“油腻”。 

  心衰、心梗  心衰发生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因此出汗会增加。心梗发作时,患者因为疼痛等原因也会导致交感神经高度兴奋,所以常常大汗淋漓。低血压休克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汗增加的同时皮肤温度也会降低,表现为皮肤“湿冷”。心衰、心肌梗死、低血压休克都会危及生命,一旦发作需及时到医院救治。 

  结核病  结核病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出汗会增加,称为夜间盗汗。通过摄片等检查可确诊,抗结核治疗可根除这种多汗症状。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