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由于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每日大便3次以上,并且是稀便就可称之为腹泻。常见的腹泻里面有不少学问,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症状三:慢性腹泻擒拿术:抑制肠道细菌
张先生54岁,9年前因夏季暴食生冷瓜果而致暴泻,经服黄连素等治疗后症情缓解而停药,此后再进食生冷油腻之品即发生腹泻,至今迁延多年。平时他经常服用复方苯乙哌啶缓解症状,若不吃药,病情就会加重。平日食欲不佳,肠镜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无奈之下求诊于中医,中医师根据他就诊时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便稀溏每日4~5次,腹胀内差、肢倦乏力、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双脉细滑,经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虚湿盛,治以益气健脾,温中涩肠。方选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选党参、茯苓、炒白术、姜半夏、吴萸、干姜、砂仁、陈皮、炒扁豆、甘草、伏龙肝,以上方5剂后大便转软,每日2~3次,胃纳改善,原方继服10剂,大便成形,日行1~2次,基本控制病情。
【解析】
夏季多见饮食不节与饮食不洁,不节指进食不加节制,不洁是进食不干净的食物。人体摄入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后易引发腹泻,或受冷着凉、恣食寒凉生冷食物、中暑等均可引起腹泻,这些腹泻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引起慢性腹泻,成为久泻,张先生便属此类。
治疗方面,应该根据不同腹泻合理安排药物,防止急性腹泻转为慢性腹泻。如不洁食物引发的腹泻,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而达到止泻的效果;同时,要避免在寒凉的空调间里受凉或者是高温环境下作业导致中暑。
对于腹泻的症状控制,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安排。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有:
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每日服3~4次。
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只能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例。
复方苯乙哌啶(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日,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
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日,日用量不宜超过8mg。
解痉止痛剂 腹痛病人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等药。
【特别提醒】
选择治疗腹泻的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也绝不可放松警惕,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疾病。有人患了腹泻急于服用止泻药,认为只要止住腹泻就好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服用止泻药后,表面看来大便次数减少了,腹泻缓解了,但这样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内不被排出,导致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进而引发全身中毒症状,引起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