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肝胆>肝炎

世界肝炎日:乙肝治疗要打“持久战”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5/21
1882
分享:

       世界肝炎日讲肝炎

  乙肝治疗要打“持久战”

  昨天是世界肝炎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公布了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针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现状的调查结果。全国25个省市32家医院进行的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有近八成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只有25%的患者认为抗病毒治疗需要坚持3年以上;近六成患者认为长期治疗有经济压力;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因担心耐药而换药;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因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参与调查结果发布的专家因此呼吁:乙肝治疗一定要规范!

  不规范比不治疗更糟糕

  通过为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我国的乙肝新感染人数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乙肝防治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卫生部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9千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指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长期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然而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自行停药、间断服药、隔日服药,或在未发现病毒耐药的情况下主动换药等现象。庄辉院士指出,不能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经济原因是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隔日服药的一个主要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贾继东教授介绍说,当前已有包

  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在内的多个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虽然价格差异较大,但这些药物都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能够长期规范治疗的药物。对于病毒耐药的担心,庄辉院士介绍说,病毒变异是所有核苷酸类似物药物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患者在用药期间坚持找固定医生随访,就可提前规避变异风险。另外,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总体上来说是安全的,患者不应因为对药物安全性有所顾虑而中途放弃治疗。

  治愈乙肝需要“双达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的雷学忠教授说,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早日实现“双达标”:即乙肝病毒DNA呈阴性,同时e抗原也出现血清学转换。在我国,大约60%的慢性乙肝患者e抗原呈阳性,即老百姓所说的“大三阳”,这部分患者在治疗一年后只要实现了“双达标”,再巩固治疗一年,就有望最终停药。据悉《2008年新版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已将双达标定为e抗原阳性患者的治疗目标。雷学忠教授指出,一旦达到了这个目标,患者日后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就会小很多,停药后病情反复的几率也很低。据悉,“双达标”近年来已成为评价抗病毒药物功效的一个关键标准。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