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化性疼痛多为血淤或痰郁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9/23
2848
分享:
    66岁的赵大娘饱受疼痛折磨五六年了,一直四处求医治疗效果都不满意。她描述病情时说:“我的大腿敏感得要命,别人轻轻一碰我都受不了,就像骨头要折了一样,可是许多人都不相信,其实用要命这个词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

  如今,中老年疼痛性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疼痛门诊副主任医师赵俐黎介绍,许多老年人正经历着由机体退化带来的慢性非恶性疼痛。慢性非恶性疼痛指的是持续6个月以上、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比其他类型疼痛影响更多病人的一类疼痛,它最具代表性的是关节痛、腿痛和背痛。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因此,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多由于机体渐衰、气血不和,导致筋脉失去濡润而引发疼痛。一般来讲,这种机体退化性疼痛多分为血淤和痰郁两种症型。

  血淤:步入中年后,人的脏器功能开始出现衰退,精气无力推动血脉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血淤内停、疼痛出现。气滞血淤的疼痛病人疼痛部位一般相对固定,夜间症状加重,甚至少数病人还会在局部出现像蛋黄大的肿泡。对于血淤病人的治疗,一般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常通过气海、关元、血海、膈俞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也可放血、拔罐。

  痰郁:也有部分人由于中青年时活动较少,或者平素饮食不节、喜食肥甘油腻等,日久伤及脾胃,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衡,造成疼痛。此类疼痛病人多表现为疼痛部位相对不固定,伴有肢体憋胀、困重。对于痰郁症的疼痛病人,则通过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进行健脾益肾、化痰通络治疗,疼痛症状可得到较好的缓解。

  值得强调的是,由脏器功能衰退引起的疼痛属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在治疗时不能着急或滥用激素,一般需要进行10天以上的治疗方能起效。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