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抽动症以及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今天我们继续一起了解关于抽动症的相关知识。
问题四:请问王医生,孩子为什么容易患抽动症呢?
王晓利:虽然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临床上认为其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遗传因素和抽动症相关,但遗传方式尚未明确。通过家族调查发现有近六成的患者存在阳性家族史,双生子的研究也证明了单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的几率远高于异卵双生子。另外在对寄养子进行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寄养亲属的抽动障碍的发病率远远低于血缘亲属。所以临床上部分家长也出现频繁眨眼睛,挤眉毛。
2.神经生化异常因素:多名学者认为抽动症障碍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紊乱等导致的,较大部分学者认为抽动障碍的出现与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过度有关,同时多巴胺假说也是该病病因学的重要假说之一。有研究者认为抽动障碍也和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对于人体系统功能亢进,内源性阿片肽有一定的影响。
3.脑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因素:已经有研究证实抽动障碍的发生与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环路结构的功能异常有关。通过结构MRI发现儿童与成人抽动障碍患者的位于基底节部位的尾状核体积有明显的减小的情况出现,而且伴随着左侧海马的局部灰质体积增大。对发声功能进行功能MRI研究也发现了抽动障碍的患者的下丘脑区域有激活异常的情况出现,从而推测发声抽动的出现可能与皮层下神经回路的活动调节异常有一定关联。
4.心理因素:有一定的研究支持了如果儿童曾经在学校,家庭或社会其他环境遇到过心理因素,或者引起过紧张,焦虑都有可能对抽动症状出现诱发的情况,或者可能会使抽动症状变得剧烈、
5.免疫因素:临床上有研究显示患者的发病率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反应有一定关系,也有部分患者对于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是有疗效的。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医生,也就是说抽动障碍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因素的原因,是一个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一个疾病,的确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社会的普遍关注,心理环境因素呢,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一定要注意改善教育方法,改变对孩子的关注方式、方向,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王晓利:确实是这样,现在孩子的压力确实是太大了,或者说承载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压力,这有可能是现在抽动症发病率增高的一部分原因。
问题五:袁大夫,请教您一个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抽动症能治好吗?
袁飞:在临床中呢,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面部抽动啊,具体的抽动症状的时候,家长往往是非常焦虑,甚至有些家长会联想到我孩子以后上学怎么办呢,以后能不能成家立业等等,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都导致家长呢,非常的焦虑,就诊时候这个病能不能治好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那么其实呢,研究结果显示在儿童早期,抽动症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80%以上的抽动患儿症状都能够完全消失,仅有19.4%左右的患儿到青春期仍会存有症状,所以说呢,绝大部分抽动症呢,经早期规范治疗,是能够完全控制,预后良好,部分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不规范停止治疗的儿童,会延续到成人。
部分孩子有共患病或者是有一些精神神经性疾病的家族史的,预后稍微差一些,但是总的来说,轻中度的抽动症,经过早期规范化的治疗,大多数都能够临床治愈,即使对一些难治性的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咱们经过辨证论治治疗后呢,仍可以有效的控制抽动症的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的能力,重拾生活的自信。
主持人:谢谢袁医生的讲解,使患儿及其家长能够重拾信心,抽动症虽然症状怪异,但绝大部分都是能够治疗的,因此如果孩子不幸的患有抽动症,还是建议家长尽早的找专业大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