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高考前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23/06/02
723
分享:

高考将至,高三学生们都在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忙碌着,准备做最后的冲刺。面对高考,很多同学都感觉心理压力很大。考试时间越是逼近,考生压力也越大,考试前,出现紧张、焦虑、失眠该怎么办?

  

对此,仲景宛西制药联合健康大河南邀请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治疗师常淑莹做客演播室,为各位考生以及家长讲讲高考前如何缓解压力。


问题一:都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现在也只有一周的时间了,在此期间,考生的心态类型主要都有哪些种呢?

  

主持人好,考生及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又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健康大河南,聊高考的话题,所不同的是我还是那个我,面对的却是新一茬的莘莘学子,祝贺你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你们正在建立新的里程碑,祝愿大家一切顺利如意。

  

高考年年有,通过多年的观察,我把应试的孩子们大致分为三类,就是正常积极型、过度亢奋型、消极抑制型,各占到70%、20%、10%,呈现纺锤型分布。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孩子属于正常积极型,大脑皮层处于积极、有节制的兴奋状态,稍有紧张的同时,对考试充满信心和期待,这类考生一般考场都会正常发挥;过度亢奋型考生压力过大,神经兴奋过程在大脑皮层广泛扩散,不可抑制,常注意无关紧要的细节,进入考场后,精神紧张,思绪烦乱,考试中,平时完全可以做出的题,此时却难以做出,发生“怯场”甚至“晕场”的现象;消极抑制型的考生,大脑皮层中抑制过程占优势,并产生超限度的保护性抑制。处于这种心态的考生,消沉懈怠,情绪低落,对考试以及涉及到考试的事物不感兴趣或者厌倦,有的甚至有想放弃考试的念头。

  

从以上类型的分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保持考生的积极心态至关重要,这就象运动员参加大型比赛,以正常心态积极参加比赛,就会产生登高临下的俯视感,气场很足,在这样的情绪下,思维可能更敏捷,行动也会更坚决,有一种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有压倒难题的信心,更能凝心聚焦,利于考试水平正常发挥。

  

问题二:那么导致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呢,常老师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焦虑情绪是考生对高考过于紧张、担心考试失败而形成的一种高度忧虑的负性情绪,轻则使考生考试时发挥失常,重则使考生自暴自弃。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思想和社会舆论。 “金榜题名”的理念根深蒂固。高考与以后的升学、就业关系重大,每年的高考社会各界都会给予十分的关注,新闻报道、报刊炒作、网络帖子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第二、家长的过于关注。家长过度关爱会在无形中给考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家里气氛紧张,让考生过于关注考试和考试结果,进而产生对考试的紧张和焦虑。此外,在考生参加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家长身上出现的极度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也会强烈地影响考生的情绪状态,导致考试焦虑的加重。

  

第三、学校浓郁的考试氛围:学生目前在学校,学校所有事务都要为高考让路,考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每天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就是醒目的高考倒计时牌,这些在无形之中增强了高考的紧迫感,使原本对高考就缺乏自信或准备不足的考生更加战战兢兢,担心、忧虑的负性情绪相伴而生。

  

第四、考生信心不足:考生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自我评价过低,缺乏必要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把高考看得太难太重,出现灾难化思维。担心自己考不好,会让爸爸妈妈失望,因为,有些孩子可能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在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中,当然也不希望让家长失望;二是因为未知,未知就会恐惧,主要就是担心考试题目会很难,然后自己不会做。担心越怕“失手”压力越大,越容易造成情绪紧张。

  

要缓解高考生的紧张、焦虑情绪,社会舆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学校要重视对高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考生应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正确看待高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