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4岁的女中学生,曾抱怨腹部和头部疼痛,疲惫乏力。据了解,这位女中学生是学校长距离接力赛跑项目的运动员。为准备参加运动会,她几乎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参加长跑训练。后来由于体力不支而耐力下降,直接影响到训练成绩。验血结果证实,这名女生患有缺铁性贫血。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坚持每天服用铁制剂。3个月后,虽然症状有所缓解,但只要停止服药,又重新出现贫血。直到她放弃长跑训练后,症状才完全消失。
医生在门诊中发现,大多数存在起立时眩晕、睡醒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症状的9~16岁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以经常参加剧烈运动者尤为突出。为此,医生特意将每周进行5天以上剧烈运动(如田径、篮球、排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分为运动和非运动两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贫血和接近贫血者多发生于运动组,且与性别无关。
医生介绍说,在运动中,当双脚着地时,足部的血管会受到冲击,肌肉的急剧伸缩也会使红细胞与血管壁发生摩擦,使红细胞受损,甚至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另外,由汗液排出的铁也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发生贫血,也会出现耐力下降,容易疲劳等身体不适感。
医生认为,治疗运动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为适当补充铁质,减少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每次训练时都要作好准备和整理运动,以防止脚底受到过度冲击。为了保护足部健康,最好穿着质地轻软的运动鞋。在日常活动中,应避免不恰当的减肥,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