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圣药逍遥丸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4/06/06
3249
分享:
   导读:“逍遥”一词,在《辞海》里的意思是“优游自得貌”。逍遥丸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四逆散(由枳实、柴胡、白芍、炙甘草4味中药组成)”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因逍遥丸能散肝气之郁,行血液之滞,服用后使人气血流畅无阻,周身舒适自如,恢复生机活力,从而极大地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使人情绪舒畅,心情愉快,故有逍遥之美称。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称赞其为“女科圣药”。此方专为肝郁、脾虚、血亏之证而设,为中医调和肝脾的名方,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阐发和推广应用,此方自创立以来,由于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范围包括精神、神经、消化、呼吸、内分泌、泌尿、妇科、儿科、眼科、男科等多个系统。
   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组成。《中国药典》的逍遥丸是取柴胡100克,当归100克,白芍100克,炒白术100克,茯苓100克,炙甘草80克,薄荷20克。上7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0克,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功能舒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病症。

   逍遥丸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为君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理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当归、白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充肝柔,共为臣药。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于传脾,故以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抑木,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方中加薄荷可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又兼使药用。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而成方,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调肝健脾养血之名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逍遥丸可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反应,并具有调节中枢胺类神经递质,调整体内激素水平,能使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减轻、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下降,抗自由基和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逍遥丸还可使患者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转化,发挥生理与心理相互的积极协调作用,从而改变原有的病态心理生理过程。其中柴胡中含有的柴胡皂苷有明显的镇静、安定作用,能促进人体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功能,对胃肠、中枢神经等有明显的生理调控作用;茯苓、柴胡、生姜、薄荷有保肝作用;白术可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使升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恢复;生姜、白术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茯苓对实验性溃疡病有一定预防效果,茯苓中的茯苓多糖有免疫调节、抗精神分裂的作用;白芍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不良应激有一定的对抗和预防作用;当归能抗虚弱、抗贫血,对于子宫、卵巢等有双向调节作用,当归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功能;柴胡、白芍能镇痛;白芍、甘草可解除痉挛;当归、茯苓有明显降酶效果,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显著,有类雌性激素样作用,可调节内分泌,能使肝细胞糖元蓄积正常,又能抑制炎症反应;柴胡、甘草对慢性肝损害有效,亦有抑制脂肪肝发生和纤维增生作用。

   此外,逍遥丸还可用于治疗黄褐斑、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斑秃、性病恐惧症、高脂血症、老年斑、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等存在肝郁脾虚血亏证候的多种疾病。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