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小李最近感到皮肤有点刺痛,还出现几个小水疱。她有点疑惑:难道前些天外出活动时,被烈日晒伤?皮肤一向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间出现病症呢?于是,她赶紧来到医院,医生问她最近服用过什么药物,她说这几天正在服用环丙沙星。医生随后告诉她,皮肤上的水疱极有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光毒性反应所致,也就是光敏性皮炎。
病因分析:大家知道,强烈的阳光能造成严重的日光性皮炎。如果患者正好服用了沙星类抗生素,强烈的阳光就可使药物活化,从而直接破坏或杀死皮肤细胞,使暴露在光线下的皮肤在日晒后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内产生轻度的光毒性反应,其症状类似于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光敏反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一部分患者在短暂接触光线后就会出现水疱,但大多数人仅有轻微或是难以察觉的反应。临床上,沙星类抗生素导致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仅为0.1%~3%,主要表现为在光照皮肤处出现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症状。除沙星类抗生素外,临床上常见其他可引起光毒性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抗菌素类如四环素、灰黄霉素等;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去敏灵、苯海拉明等;安定药如利眠宁;水杨酸盐类如阿司匹林、去痛片及A.P.C;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疟疾药如氯喹等;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中草药如荆芥、白芷、白藓皮、槐花、补骨脂、小茴香等。
用药指导:光敏性皮炎的治疗一般使用仅含皮质激素的制剂进行局部外用,同时口服大量烟酰胺15天,并服用常规剂量的维生素B族和抗组胺药。严重病例可口服反应停(150~300毫克/天),本品有强烈致畸作用,妊娠妇女禁用,连服1~3个月后改为50~75毫克/天,大体上可见效。发作明显或急性加剧者,可口服硫唑嘌呤(100~150毫克/天),或短期口服强的松(40~60毫克/天),1~2周内基本得到控制。
温馨提醒:为了避免发生光敏性皮炎,在服用上述药物并外出时,一定要打伞,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体质过敏的人应特别注意。患者要尽可能避免接触一切可疑光敏物,避免日晒,高度敏感患者应绝对避光,酌情采用遮光剂,可使本病得到控制并最终痊愈。与普通人相比,光毒性反应更容易发生在皮肤娇嫩者、因痤疮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青少年(尤其是女青年),以及红斑狼疮、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身上。在使用沙星类抗生素等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日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