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五官>耳科

三高会引发耳聋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1/05/23
3114
分享:
    48岁的老李块头大、精神好,就是血压偏高。最近一段时间,老李的耳朵常常嗡嗡响,小点的声音听起来蛮吃力,有时对人说话也不自觉地要提高几度。老李很纳闷,自己还算年富力强,难道这么早耳朵就“不灵”了?

  “从临床的听力检查情况来看,不少‘三高’病人(指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耳聋得比一般病人要早。因此这一群体应多注意保护听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听觉医学临床中心副主任医师曾咏梅指出。

  据介绍,上述疾病导致心脏血流量不足,供应大脑的血流量随之减少,使得耳神经的营养和能量不够,听力便随之下降,这是“三高”病人较常人更容易听力受损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血管神经性病变,因此耳聋的发生率不仅比非糖尿病人高、发病年龄提前,并且,糖尿病患者比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听力更易受损。美国成年人医疗中心经研究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明显弱于正常人。有关研究人员指出,糖尿病引发的神经和血管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在中年时听力下降,因此建议,将听力检查也列入糖尿病患者年度体检的项目。就老人来说,听力受损也不是必然的“老年病”。临床发现,许多老人耳聋往往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有的老人在中风后便失聪,这便是耳蜗微血管障碍引起的直接后遗症。

  曾医生介绍,正常人从大约40岁开始,神经慢慢老化,听力便渐渐下降,当然这种变化开始不易觉察,因人而异,可能五十多岁、六十多岁是道“坎”。而“三高”病人听力明显下降的时间往往提前,其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耳鸣(耳朵嗡嗡响)或耳闷(耳朵有堵塞感)。

  曾医生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后,病人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同时,还应去耳科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耳神经药物。病人的家属也要做有心人,如果病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诸如反应迟钝、看电视时声音开得很大等情况,就要引起警惕了。因为听力下降延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医治。一般来说,经过积极治疗,年纪较轻的“三高”病人的听力是可以恢复的。超过50岁,难度就比较大了。

  曾医生强调,“三高”病人的听力受损,归根到底是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变引起的。治标要治本,尽早预防、及时治疗“三高”疾病是根本所在。对于尚未出现听力下降的“三高”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人多、噪音大的地方停留,别用耳机,戒烟,手机也尽量少用,因为这些都会诱发听力下降。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加强日常锻炼,也可以在无形中为耳朵健康做贡献。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