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恒动观讲求阴阳的协调,谓之阴平阳秘。因此,肝纤维化也是阴阳这对矛盾的调适过程失去平衡协调所致。而疾病的产生往往是一个渐进入深的过程。其实,纤维化这一过程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初始阶段即已伴随而来,即在肝炎之初肝纤维化的始动因子已被启动。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降解或促使吸收已出现的胶原组织所致纤维化,意义重大。
中医也是要达到这一最终目的,但各个医家的辨证思路与方法却常常截然不同,所以对这一病理形成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成为理论研究的关键点。
综合而言,中医理论认为肝纤维化病因是感受湿热瘀毒与正气不足,病机是热毒瘀结而肝脾损伤,因而提出应以凉血化瘀解毒为基本大法,在此基础上分型论治。
从病因上看,湿热、疫毒及多种因素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是中医病因学的基本认识;病位的确定同慢乙肝所表现出的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胆、胃、肠三腑功能失常为辅;病机特征乃是气、血、津液运化失于常度而致,湿、毒、痰、瘀的滞留为害;病证表现上应与其主病证相同,即乙肝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其治疗则可选用解毒、化湿、清热、理气、益气、活血、滋肾、疏肝、柔肝、养肝等不同法则。概而言之,应肝脾肾同调,湿痰瘀同祛。
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其中病因治疗是首要对策,如抗病毒治疗、戒酒等,可减轻肝脏的持续损伤,减轻肝纤维化的进展。目前的治疗不能完全消除病因,例如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那么少量残存病毒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损伤肝细胞后,仍然可以刺激肝纤维化的形成。因此,在肝病初始治疗中即要考虑到肝纤维化,这是中医药既病防传的体现,合理运用中医药可达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