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治疗感冒发烧,多年前肌肉注射是医院的首选,而今天,肌肉注射却为何难觅其踪?相关人士为您解读其中奥妙。
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用药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也就是说,如果能口服药物,最好不采取注射的方法,能肌肉注射最好就不采用静脉注射。
即使必须注射的也应该尽量减少注射的次数,同时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冬季刚刚到来,北方各大医院感冒患者爆满。感冒发烧的病人要么吃药,要么静脉输液,以前常用的肌肉注射在各大医院很难看到。
多年前“肌肉注射”很热
在济南市多家医院采访了门诊病人了解,不少40岁上下的中年人表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打肌肉针是件很平常的事。一位女士清晰地记得,十年前上大医院看感冒,医生总要问发不发烧。如果不发烧就吃药,发热温度在38摄氏度以下就打针,如果是高烧不退才“打吊瓶”。她说:“那时打针是很普遍的,我还经常嫌麻烦要求‘打吊瓶’,医生就是不同意。”一些药学专家讲述,治疗感冒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在吃药、打针、输液这三种治疗感冒的方式中,输液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最大,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但最安全;打针则是将药水注射到肌肉里,慢慢流到血液,产生药效;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没有吸收过程,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药液直接通过血液进入心脏,如果有危险,会立即发作而且十分凶险。从治疗上来看,肌肉注射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见效较快的一种方法,为何临床治感冒发烧却要弃用呢?
儿童肌肉注射有隐患
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了解到,放弃抗生素肌肉注射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存在隐患。该科主任崔文成说,十年前,肌肉注射出现儿童臀肌挛缩的情况频频发生。
据他介绍,儿童由于臀肌发育较差,臀肌注射次数越多,臀肌纤维坏死越多,挛缩也越重。一旦出现臀肌挛缩,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引起运动障碍。以前常常会接诊一些从外地转来的“臀肌挛缩症”患儿。相比之下,肌肉注射后人体吸收药物状况较差。而且注射部位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疼痛。但是苏主任也承认,不打针不意味着要输液,大量使用输液也会带来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儿童,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
众多患者迷信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近半数感冒患者主动要求“打吊瓶”。山东省立医院护理部主任谢晨介绍说:“不少病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发烧来了医院,不给他“打吊瓶”等于医生没认真治疗。而且不少患者在来医院之前,自己都已经服了抗生素。”他指出,主动要求“打吊瓶”的病人主要有两种,一是平时工作、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想尽快恢复的病人,其中以中、小学生最为多见,其次是白领。为不耽误学习或工作,他们经常“恳求”医生给他们挂水。部分医生为了顺应患者的需求只好答应。另外,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他们误以为每年定期静脉注射,能够达到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
肌肉注射难达到“杀菌”效果
多位内科医生谈到治疗感冒发烧放弃肌肉注射这种方法时,都表现得很无奈。南京鼓楼医院呼吸内科张德平主任表示,目前肌肉注射的剂量已经难以抵抗一般的炎症。他举例说:“二十年前,治疗一位普通细菌性感冒患者,我们只需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肌肉注射,如今同样的病情,却需要640万~800万单位抗生素。如果还是打针需要注射10次,以每天注射两针计算,打针要5天。从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疗效上,我们只能选择静脉输液。”
山东千佛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纪改也认为,一天两次肌肉注射远远达不到“杀菌”效果。他认为,目前无论是医生还是百姓,都成为抗生素的依赖者,医生开处方少不了抗生素,普通百姓患者头痛脑热也要吃抗生素。患者一旦经常性使用抗生素药物,会“培养”新一代的耐药菌株,导致抗生素失去效用。结果抗生素级别越用越高。儿童医院的专家也表示,儿童感冒发烧次数多,出现并发症几率大,如果每次使用抗生素,只会导致使用的剂量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昂贵。
静脉注射“当道”另有原因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把普通感冒发烧也输液的做法称为“打一个蚊子却动用了大炮”,他说,这种动不动就输液绝对属于浪费医疗资源,增加医疗费用。有医生给算了一笔账:以普通感冒为例,治感冒的口服药有许多种,一般西药有感康、白加黑等,中药有羚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西药混合的有维C银翘片等。这些感冒药中最贵的要数西药白加黑,售价也不过十多元,其它列举的药品均不超过10元,每盒都可以服用6日左右。也就是说,口服药物治感冒,最多不超过20元。而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地塞米松+病毒唑+洁霉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干脆混合一针肌注,也有分别注射的,价格在10~15 元之间,一般不超过6天,费用在100元钱左右。最后来算算静脉输液的费用。静脉输液一般都是抗病毒+抗感染+协同药(如VC)+液体+输液器+床位费+输液手续费。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抗菌素的档次,最便宜的也要60元-120元/天,如果输上6天,患者就要支出700多元。
由此看出,静脉输液的费用是肌肉注射费用的5倍以上。知情大夫说,这上千元的费用里,除了必要的检查外,都是花在静脉给药上。“不必要的输液对患者来说,就是花钱买痛苦,对医学来说是倒退,对国家来讲,更是医疗资源极大浪费。
输液不应完全代替打针
一些医学专家讲述,在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时,不应完全用输液取代打针。尽管国家对输液实行优良制剂规范,规定输液中每毫升不得有超过25微米的微粒,但输液管道、护士操作等环节,都有可能使看不到的微粒随液体输入人体,哪怕将0.05毫米以下的不溶性微粒带入人体,微粒就会附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会造成静脉炎、肺动脉炎、肉芽肿、栓塞等,这些危害都不是一时就能显现,家长和医生也无法察觉。崔文成主任指出,肌肉注射近年来逐渐消失,再次敲响滥用抗生素的警钟!在国外,输液治疗有严格控制,门诊输液率一般只在10%以下,而我国却高达60%~70%。他指出,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愈演愈烈,其明显的恶果已出现。抗生素频繁地被使用,锻炼了细菌的耐受能力,目前临床细菌耐药发生率迅速递增,多重耐药性菌株大量出现,不得已用大剂量、最新型抗菌素药,长此以往,人类将无药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