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汗过多可诱发心肌梗死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8/29
4849
分享:
       夏天因消耗的比较多,所以也是一个疾病隐伏期。一些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误区很多,一些健康理念亟待改变。专家总结了夏天的三大健康误区:

     误区一:多出点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是好事。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但是蒸发散热的效果以少量出汗为最佳,若是汗珠大滴流淌,其散热效果反而不佳。有的老人认为出汗能排毒,但大量出汗可丢失许多有用物质,导致机体缺钾、钠。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对动脉硬化者有诱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较多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平日三餐应多喝些菜汤,多吃些含水分多又富含维生素和钾盐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菠菜、丝瓜等。

     误区二:夏夜宜晚睡。
     有人认为夏季后半夜气温下降再睡,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开始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2时左右,早晨6时左右是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精神最好。因此,夏季仍应按时起居。

     误区三:随时通风益健康。
     在夏季酷热的日子,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而且空气并不好。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应在中午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