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降血压,先调肝脏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8/12/12
4182
分享: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只能靠口服降压药(西药)来维持血压的稳定。但实际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脑溢血、脑栓塞、偏瘫等疾病。

  下面针对高血压的中医治疗,谈一些个人临床体会:

  一、高血压的形成

  高血压的形成与肝脏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根据中医理论,肝脏是人体造血和藏血的器官,肝脏功能与人体的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肝功能的失调导致血液粘稠,粘稠的血液在体内血管中运行不畅,使得粘稠的血液通过心脏流进血管中的压力增大,从而形成高血压。如果水是万物的生长之源,则血液是人体器官各个部位的生长之源。如果水受到污染,世间万物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死亡。同样,如果肝功能失调,导致血液粘稠(好比血液受到污染),体内各个器官、肌肉、骨骼等部位不能得到正常血液的滋养,则人体在临床上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如:动脉硬化、甲状腺亢进、面部灰暗、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息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乏力等。除以上病症外,女性还会出现下列病症:子宫肌瘤、子宫囊肿、子宫肿大、子宫肥厚、宫颈糜烂、盆腔炎、乳腺增生、面部增长痤疮、黑斑等。若肾病得不到正常血液的滋养,男性还会出现下肢行走无力、脚干无汗、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遗精等病症。

  二、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高血压,要从解决高血压的病因入手,即调治肝脏的功能。肝脏功能正常后,高血压症状就会消失。具体的治疗方法是:

  1、手法推拿。大夫双手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胆囊的有关部位和相关穴位,促使肝脏功能逐渐恢复。

  2、内服中药。通过药物对肝脏的治疗,促使肝脏功能得以逐渐恢复,体内血液由粘稠逐步变为清晰,高血压病症也随之好转。当高压降至140mmhg内时(已是正常血压),可逐步减少降压药(西药)服用的次数或用量,直至停服降压药(西药),最终痊愈。

  经过对肝脏一段时间按的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不适症状逐步减少,血压正常,此时需做空腹胆囊的B超检查和餐后一小时的B超检查。如餐后一小时B超检查结果为胆囊内胆汁排净,说明高血压已经痊愈。综上所诉,可以得出高血压的治愈标准是餐后一小时B超检查结果为胆囊内的胆汁排净。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