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让老年高血压更难治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1/01/25
1889
分享: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罹患高血压,相对于其他年龄组的患者来说,难治性高血压的比例更高。所谓“难治性高血压”,是指虽然已联合应用了3种降压药物,但血压仍未得到理想控制,或者至少需要4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才能够控制血压。

  因此,探究高龄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早防治,对降低高龄老年人心血管事件得发生率,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和肾动脉狭窄是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与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源于肥胖患者的诸多病理生理改变,如盐和热量摄入过多、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肥胖者往往还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可使血管张力增大,血液黏度增加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使血压升高且不易有效控制。也有研究表明,降低体重可使血压下降,肥胖的高龄老年人若能够降低2.5公斤体重,其心血管风险便可下降21%~29%,并且可减少所服用的药物种类。

  所以,应对超重的高龄高血压患者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限制其每日的热量摄入量,嘱其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多饮牛奶,睡前2个小时不进食任何食物,坚持适当运动如步行、老年体操或太极拳等,以控制体重,防止体重继续增长。

药材好,药才好    仲景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到仲景系列产品专题页面。

  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也可能伴有高血压,所以人们常将这两者称为同源性疾病,其原因在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有共同的遗传基因,两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可使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更加敏感,并由于糖尿病可加重肾脏损害,而肾脏受损后又反过来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更难治。因此,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若血糖明显增高、糖耐量降低,就应兼顾治疗,在积极降压基础上使用降糖药物。同时,患者应少食多餐,尽量避免食用糖类,少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并坚持每日散步30分钟以上,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高血糖对血压的负面影响,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与肾动脉狭窄并存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高血压可能继发于肾动脉狭窄;二是高血压直接导致肾动脉狭窄。相比之下,后者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高龄高血压患者的5%~10%。长期的血压增高可使肾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变窄,形成肾动脉狭窄,而肾动脉狭窄反过来也会加重高血压。这是因为肾动脉狭窄使得肾脏血流量减少,刺激肾脏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全身小血管收缩,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所以,当遇到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时,也应考虑到肾动脉狭窄的可能性,通过全面检查(如肾功能检查、B超检查及肾动脉造影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改善血压“难治”的状况。

  长期的血压增高可使肾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变窄,形成肾动脉狭窄,而肾动脉狭窄反过来也会加重高血压。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