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妇科>痛经

十女九寒?宫寒生百病,治疗预防要对症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8/09/25
2815
分享:
        多数人对于“体寒”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菇凉们也经常用“手脚冰冷的女孩子一定是折翼的天使”来调侃和安慰自己。但是大家对于“宫寒”却并不了解。既然子宫是在我们人体的内部,按理说有温热的血液包裹,为什么会寒呢?到底什么是宫寒呢?

        所谓宫寒就是指女性肾阳不足。宫寒的女生会有怕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夜尿多、月经推迟等症状,往往经量比较少、颜色较淡,或者痛经,严重的会闭经、不孕。宫寒已经成为现代女性患病的最大根源,各种各样古怪的疾病,小到痛经,大到癌症。 生活当中气色差、房事冷淡不和谐、痛经、黄褐斑、黑眼圈、身材肥胖等追根溯源多是宫寒、体寒、胃肠寒惹的祸,千万不可忽视。
 
        而造成宫寒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跟人先天的体质有关,一部分女性属于寒凉体质。但是另一方面,不良的生活习惯则是主要原因,比如爱吃冷饮、贪凉求爽、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是为了时尚漂亮穿露脐装、冬天也衣着单薄。同时过度疲劳或者情绪变化也会损伤身体的阳气。
  
        如何治疗和预防宫寒呢?

        ①经期调养
        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更活气血,暖宫。或姜栆红糖茶直接饮用。

        ②日常进补
        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枸杞等,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必担心上火,体寒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③日常运动
        “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专家指出,现代的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有寒的人也可以有热,寒热错杂着,在治疗的时候要寒热兼治,治疗宫寒则要从根本上进行调理。

        传统医药将宫寒大致分为两种症型:

        ①寒凝气滞型:冬季天气寒冷,会加重女性在经期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治疗时需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药物可选择月月舒痛经宝颗粒。 
 
        ②肾阳虚型:最近气温持续下降,人的新陈代谢减慢,再加上自然界温度降低,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手脚特别是指(趾)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手脚总感觉冰凉。腰膝冷痛、大便不成形、及宫寒等症状加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补肾治疗,如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