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药品>妇科用药>痛经宝

中医教你如何应对“空调病”

来源: 店讯通[微信]发布时间:2016/06/22
3594
分享:
    夏季持续高温,防暑降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可谓,哪里有空调哪里就是家。夏日炎炎,谁不想沐浴在凉爽之中呢~但是健康专家提醒大家,需要警惕伺机而动的“空调病”也正在悄悄尾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哦。
  
    夏季空调病典型的症状

    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组织血管神经机能发生紊乱,使位于茎乳孔部的小动脉痉挛,引起面部神经原发性缺血,继之静脉充血、水肿,水肿又压迫面神经,患侧口角歪斜。

    1.夏日感冒

    夏季感冒又叫暑湿感冒、热伤风。病因多是因为夏季闷热,过度吹空调感受了风寒之邪。

    各种感冒都有鼻塞、流涕、发烧症状。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和春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
    用药指导:

    热伤风治疗如果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不但不好,而且还会有一定副作用。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
|
    常见的中成药:藿香正气丸、银黄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2.月经不调

本来女性的体质对寒凉就比较敏感,在每月的生理周期尤甚,夏天不少人贪图凉快都会着短衣短裙甚至是清凉的露背露脐装,脚上光脚穿着凉鞋。以这种衣着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下,大量寒湿悄然侵入体内,使女性很容易出现月经失调和痛经等症状。

    用药指导:

    ①女性夏日受寒月经不调多属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②还有些属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乌鸡白凤丸;

    ③血虚型则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乌鸡白凤丸等;
|
    ④气滞型则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⑤还有些患者属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痛经宝颗粒等治疗。
 
    3、夏季面瘫

    研究证明,夏季面瘫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大量汗液排出,全身汗毛孔开放,这时过度贪凉,空调温度过低,寒冷刺激会造成周围血管痉挛,局部循环障碍,使局部抵抗力降低,病毒乘虚而入侵犯机体,神经受到损伤而致病。

    用药指导:

    西医治疗面瘫一般采用消炎、扩血管、改变微循环、营养神经、抗病素等综合治疗。如激素,泼尼松每天30毫克,2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利用激素的消炎作用可减轻神经水肿,防止变性。因为神经变性通常在2周内完成,因此一定要早期应用激素。

    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和B12,可营养神经,促进末梢神经再生;微循环改善剂和血管扩张药如654-2、地巴唑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等。中医对面瘫的治疗有许多古方、验方,如牵正散、贝尔散、蜈蚣朱砂散等等。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