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作为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与《医宗金鉴》中治疗风寒咳喘的杏苏饮有密切联系,临床又常被用于四时伤风之咳嗽,笔者通过参阅文献,结合临床对其立法组方提出一些认识。
凉燥证之概念
吴鞠通有关凉燥的理论源自沈目南的《燥病论》。沈氏从“燥令必有凉气感人”出发,认为“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吴鞠通据此加以发挥,提出秋凉燥气之正化胜气为寒,对化复气为热,并以“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为理论依据,列出凉燥正化胜气之证。
秋令主燥,因有初秋和深秋之别,故有温凉之异,所谓“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凉燥性属于寒,但又不似冬季凛凛之寒,故曰小寒、次寒。凉燥证发病有其时令性,多见于秋末冬初,为燥邪与风寒相兼,侵袭人体而成。
燥邪以干涩伤津和易于伤肺为重要致病特征。燥伤肺津,肺气滞涩,则肺之宣发不利,见咳嗽、鼻塞等;风寒束表,肺失宣降,布津障碍,组织失润,故有口、眼、鼻、咽、肌肤等干燥症,但因凉燥伤津不重,故干燥不甚;燥涩寒敛,肺失宣肃,津液不布,凝滞为痰;凉燥袭表,营卫不畅,可兼恶寒、无汗等表证。
杏苏散之主治
《温病条辨·补秋燥胜气论》第2条指出:“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条文中虽未明确病因为凉燥,但从其症状列述,当排除温燥,而为凉燥证。因症状中缺乏燥症,故《方剂学》教材在主治中增列咽干一症,以使其全面。不过,“嗌塞”的“塞”如按堵塞理解似乎不通,恐是“涩滞”之意,即嗌塞为咽喉干涩不利之谓。盖“咽为肺之门户”,津液不能上布咽喉,故咽干为燥。如此,则非吴氏之失。其实,深秋肃杀之时,口、鼻、咽喉、舌苔、皮肤、脉象,无不燥涩不爽,是凉燥内敛阳气、涩滞津液所致。
根据凉燥证的病机,肺之敷布津液受阻,聚而成痰,当见咳而有痰,但吴氏方证描述见咳嗽稀痰,又何以理解?关于此点,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其《读医随笔·燥湿同形同病》中指出:“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亢甚皆见火化,郁甚皆见湿化,郁极则由湿而转见燥化。亢甚则浊气干犯清道,有升无降,故见火化也;郁则津液不得流通,而有所聚,聚则见湿矣;积久不能生新,则燥化见矣。”
原来六淫之邪均可从火、从湿、从燥而化,此证虽有燥伤津液,但燥邪敛涩肺表,郁聚而从湿化,故见痰稀。验之于临床,凉燥证患者多有咳嗽痰稀,间有咳而少痰,但少有咳嗽痰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