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丸剂型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8/08/23
6286
分享:

不同剂型的六味地黄丸,其生产工艺也有所区别。传统剂型如水丸、大蜜丸、小蜜丸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只是将六味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匀,分别用水及水和蜂蜜作为黏合剂制成药丸。六味地黄片、颗粒、胶囊的制备工艺是将一部分药材粉碎成细粉;一部分用水煎煮,浓缩成膏;膏、粉混合而制为成药。这些传统的剂型多以药材原粉入药,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吸收差,难以保证疗效;服用量大,保质期短,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用药需求。 

六味地黄丸的现代生产工艺中,软胶囊的生产工艺有了很大的改变,除丹皮提取了挥发油外,其余的药材均用乙醇提取,这与传统水煎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六味地黄汤近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也证明了其水溶性成分具有显著的疗效,醇提取究竟是不是合适的提取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浓缩丸的生产工艺由三部分组成——浸膏、药粉和科学提取的有效成份,这三个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水丸、水蜜丸工艺相比都有了质的飞跃。

 浸膏:浓缩丸的工艺是把药材减压低温煎煮后的汤汁浓缩成浸膏,做为粘合剂,这个过程就像是自己熬制汤药一样,各种药材有效成份既被完全提取出来,又避免了高温长时间煎煮,确保有效成份不流失。

药粉:传统大蜜丸、水丸、水蜜丸制作工艺使用是药材粗粉,而现代浓缩丸生产工艺中率先使用超微粉碎技术,超微粉碎后的药材与人体的胃液接触面更大,有效成份更容易从药材的细胞壁中溢出,发挥药效。

科学提取的有效成份: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的主要有效成份是丹皮酚,它具有挥发性,如果进行煎煮或是直接药粉入药,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就挥发掉了。因此,在浓缩丸生产工艺中先对丹皮酚单独提取,到最后制丸时再加入。

对于其他含易挥发性有效成份、需要特殊处理的药材,宛西制药还采取了与国际接轨的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和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进行提取,最大限度地提纯、保留有效成份。

综合来说,浓缩丸工艺有以下的优点:

1、 去精取精,吸收好。据有关资料报道:除滴丸外,中药丸剂中吸收率的排名是:

浓缩丸>水丸>小蜜丸>大蜜丸,也就是说,六味地黄浓缩丸的吸收率最好。只有充分吸收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中药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2、不含糖,更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和禁糖的患者,使用不含糖的药品对他们来讲更安全。传统的大蜜丸、小蜜丸使用水和蜂蜜作为黏合剂,而六味地黄浓缩丸使用浓缩的浸膏作为黏合剂,不含糖,更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3、服用方便。浓缩丸每次服用8粒,每天服用3次,约1.5,特别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传统的大蜜丸每次服用9,口感也特别差,而且口腔容易留下药味;水丸、小蜜丸每次服用6,抓在手里一大把,需要分几次才能吃下去,不易为年轻人接受。

4、质量稳定。六味地黄浓缩丸经过各道工艺处理后,质量稳定,保质期较长,而传统的蜜丸、小蜜丸剂型的保质期一般较短。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