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馄饨为“天下通食”,实际上大有问题,比如“天下”的概念究竟有多大,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又比如“通食”,是不是像面包、面条那样“天下无人不识君”?我看,大概都不是。我有个近乎“扯淡”的比方:饺子好比赵本山的小品,馄饨好比上海的滑稽戏。它们共同的内核是搞笑。赵本山的小品,虽然腔调里有股浓重纯粹的东北味,但全国人民都听得懂,笑了;上海的滑稽戏,虽然南腔北调忙得不亦乐乎,但全国人民就是听不懂,懵了。所以,饺子是全国性的,馄饨是地方性的。相比馄饨,饺子才是“天下通食”。
由于饺子的生日无考,按照一般的运作规律,则“官退民进”,即官方(权威发布)缺失,民间(小道消息)盛行。所以,关于饺子如何诞生的传说特别多。
有一个与张仲景有所牵扯。说是张仲景发明了包成耳朵形状的“饺耳”,治好了老百姓的烂耳朵。
另有一个传说。有位御厨本来要为皇帝做一百个菜,可做了九十九个后再也想不出了。突然看到案板上有剩下的羊肉和青菜,便将肉和菜混合在一起剁碎,就用白面粉做的皮包了许多小角角,放在锅里煮熟。于是,饺子就诞生了。
这两个传说自然是想象大于纪实,但由此而说明两个实实在在的道理:一是美食来自民间;二是美食充满着生活智慧和理想。
中国是个文化积淀很深的国家,也因此就有人的深层心理的骚动和集体无意识的映射。在饺子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玄机和道统。比如正宗的饺子调馅一定是肉加菜,以影射“有财”。有地方煮饺子要故意煮破几个,但又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挣”或“涨”了,因饺子内有菜,谐音“财”,饺子“挣”了,即“挣财”,讨个口彩。又比如,年三十晚上包饺子,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包上几只,谓之堵小人之嘴,免其胡说八道……不一而足。
我不能接受的是馅子贼小而且少肉多菜的饺子。馅子贼小不仅仅导致吃口差,更重要的是饺子的边缘部分因此放大,形成了一条宽边皮实的面粉淤结带,十分难吃;少肉多菜的结果,是水潽潽,无咬劲,缺少荤素搭配而产生的独特清香。饺子皮非常有讲究,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小菜场里有饺子皮卖,但我看一些喜欢吃饺子的人家决不去凑热闹,而是自己和面、发酵、擀皮、捏包。不懂,去问。人家说,卖的皮子太厚了,韧性也不足,哪里赶得上自己做的?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就吃出区别。手擀的皮子,远看一张平整的皮,近看是中间略厚而边缘像纸一样薄。这哪里是机制皮子及得上的呢?至于馅,更是见仁见智。“皇叔”爱新觉罗·载涛,爱马,爱唱戏,也精于饮食。据说,有一回他到一家饺子店点羊肉白菜饺子,指明要用后腿肉,可等饺子上桌一尝,火气蹿起,大骂店家不实在。原来店伙看见案板上正好有一块羊里脊,看看又细又嫩,就把那它剁成了馅,可偏偏没骗过美食家的味蕾。
饺子的形式感确实要比馄饨强烈,从外形上说,有三角饺、小锁饺、元宝饺、月牙饺、波波饺、蛤蜊饺、四喜蒸饺、鱼形饺、钱包饺、葵花朵朵……令人眼花缭乱;从内容上说,也是“只怕想不出,不怕做不出”,古代笔记里头的饺子,内容丰富得让人嘴馋,比如水晶饺儿、煎饺、撇列饺儿、莳萝饺儿、椿树饺儿、汤饺、酥皮饺儿、蜜透饺儿、粉饺、面饺、烫面饺、酥饺等等,甚至还有一种财神饺子——饺子馅内藏有小钱,谁吃到归谁。
现在,饺子在天南地北都有市场,可要说声大势壮,还得要推山东、东北、西北三地。这三个地区的人都是饺子专家,就像在北京、天津的票友面前唱戏,大意不得。北方流行这样一句俗语:“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给予饺子以很高的地位。说起饺子,我太太念念不忘的有两顿。我问她是不是在山东人家里吃的?果然。
有个笑话。两个饺子结婚,洞房的时候,一个饺子到房子里一看,床上躺着一个肉丸子,他很诧异:“你是谁?”那个肉丸子害羞地说:“讨厌,人家脱了衣服你就不认识了么?”第二天早上起来,那个饺子看到床边竟然坐着一个元宵,更加诧异,问道:“你,你,你是谁?”元宵说:“讨厌,人家不过抹了点粉,你就不认识了么?”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什么饺子不饺子的,说穿了,其实内容都一样,无非外表“出位演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