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性哮喘
本文病例一属于“胃性哮喘”。据报道,哮喘病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约50%左右,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由此可见,胃-食管反流病是导致哮喘的一个重要原因。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所致。目前其致哮喘的机理不明,有三种假说:①直接刺激作用:高酸胃内容物反流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痉挛。②神经反射:胃酸刺激食管下三分之一的化学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③咽部的酸敏感作用:咽部存在对酸超敏感化学感受器,受胃酸刺激可引起喉头和支气管痉挛。
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以夜间和清晨咳嗽为主,无发热,无明显喘息,查体时肺部无哮鸣音及湿啰音,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慢性支气管炎。此种哮喘多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并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用沙丁胺醇吸入做支气管扩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助确诊。
月经期哮喘
这种哮喘的显著特点是其发作与月经周期吻合,常在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哮喘,逐渐加剧,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但在经期后1~2天即可自行缓解,并迅速痊愈,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可复发。其发生机制与经期前列腺素F2α合成增加有关。前列腺素有很多种,对支气管平滑肌有作用的主要是前列腺素F2α和F2β,前者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后者使支气管平滑肌弛缓。经期中血浆的前列腺素F2α浓度明显升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哮喘。
药物性哮喘
能引起哮喘的药物多达10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为阿司匹林类、磺胺类、抗生素类、碘制剂、β受体阻滞剂、各种蛋白制剂及麻醉剂等。这些药物可使哮喘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哮喘患者用药后症状加重,或非哮喘患者用药后出现哮喘发作,应视为药物所致,应立即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同时给予平喘药物治疗。
心源性哮喘
事实上,心源性哮喘并不属于支气管哮喘范畴,只因其发作时表现与哮喘相似而得名,须注意与真正的哮喘鉴别。本病特点是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或风心病等病史,发作常于夜间熟睡或劳累后出现,表现为突然气急、大汗淋漓、口唇青紫、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轻者经坐起或休息后可好转,重者则需紧急抢救,治疗除应用氨茶碱等平喘药外,应以纠正心衰为主。凡成年人首次出现以上特点之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运动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是指剧烈运动后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哮喘。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男性儿童发病率较高。其特点为:在持续5分钟以上的剧烈运动后出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听到哮鸣音。症状多在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出现,但也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持续0.5~1小时可逐渐缓解。
本型哮喘与运动的种类、时间、强度及气候有关,短于5分钟的运动,或散步、太极拳等轻微运动,一般不诱发哮喘。本型哮喘较易预防,避免剧烈、长时间运动,或运动前15分钟选用酮替芬、色苷酸钠等多种药物均可有效预防。
心因性哮喘
心因性哮喘又称功能性哮喘或癔病性哮喘,属于神经官能症的范畴,往往由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患者表现为不间断过度换气,但并无哮喘音及缺氧、紫绀等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可能是精神因素影响大脑皮层而作用于丘脑,导致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而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哮喘,服用安慰剂症状可减轻,暗示疗法往往可收到奇效。本病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