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晕
常见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状态。常伴有头晕、头沉等自觉症状,而没有大脑的局灶神经体征。行CT/MRI没有血管性器质脑改变。长期持续易发展成为痴呆。其发病基础为脑动脉硬化。李光来等提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可在动脉硬化之前出现,认为保护内皮功能为治疗的新方向,研究结果提出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提高CCCI患者的血管内皮分泌的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素-1(ET一1)含量,有效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周桂娟等对于伴有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及记忆商(MQ)测试,发现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MoCA及MQ评分明显更高,表明其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杜国辉等研究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现治疗后其血液黏稠度、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比积降低,同时TCD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
2、头痛
偏头痛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次为紧张性头痛,高血压头痛,外伤性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常为搏动性的偏头痛,多成单侧分布,常伴有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发病前有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症状。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一直存在争论,但目前更倾向于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该学说认为,当内外刺激过多时可引起血管扩张,当血管扩张时伤害性刺激促使三叉神经末梢释出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引起神经源性炎症。白介素-1(IL-1)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其诱发释放的炎性介质在疼痛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介导作用。蔡晓杰等研究了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前后偏头痛患者血中IL-1浓度的变化。发现治疗后明显降低。洪庆等研究发现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紧张性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且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王新安等比较了养血清脑颗粒及西比灵对于高血压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的总有效率更高。王旭等研究了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外伤性患者不同程度头痛的疗效,发现轻度头痛疗效好于中重度,且总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现也有研究发现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明确。
3、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身体疾病及心理疾病都可以引起失眠。更年期综合症常伴发失眠,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同时激素的变化为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雌激素(FSH)升高,促黄体生成激素(LH)增高。黄各宁等研究发现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改善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状且影响其内分泌激素,导致E2水平升高,FSH水平的降低。马云枝等提出养血清脑颗粒对于慢性及亚急性失眠患者的疗效优于急性失眠患者。现也有研究证明养血清脑颗粒对于治疗高血压失眠,慢性脑供血不足失眠及糖尿病失眠也有良好的疗效。
目前养血清脑颗粒还应用于急性脑梗死、脑梗死恢复期治疗、高血压降压、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改善等方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人可能会问它的不良反应怎么样呢,从以上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养血清脑颗粒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无差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养血清脑颗粒还可以有更广的领域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机制及药理作用,使百姓得到更大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