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 索
热搜:
六味地黄丸
|
逍遥丸
|
月月舒痛经宝
|
太子金颗粒
|
天智颗粒
|
补益用药
|
妇科药
|
清热类
|
调脾胃
仲景
医药
文化活动
地道药材
中药经方
精品专题
仲景
养生
常识
节气
情趣
药膳
药
品
仲景中药
妇幼类
补益类
调脾胃
清热类
左归丸
逍遥丸
痛经宝
太子金
六味地黄
疾
病
妇科
男科疾病
儿科
老年疾病
互
动
仲景产业
视频欣赏
健康产品
仲景健康网
>
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
>
中风
老人有心脑血管病 别吃太饱
来源:仲景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1/12/09
1947
分享:
蒸包子是母亲最拿手的厨艺了,在我们老家,大人小孩都爱吃母亲做的包子。就在2005年4月19日的那天,是妹妹的生日,母亲特意为妹妹过生日蒸了一锅包子,皮薄馅多,鲜香可口。因为太好吃了,我们都吃撑了,父亲也比平常多吃了半个包子,还夸奖母亲:“老太婆蒸包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我们多吃点。”没想到的是,父亲在一个小时之后,站在洗脸盆前低头洗脸的时候突发脑卒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时还没有学习营养知识,只知道多吃就会对身体好,对孩子而言多吃就能长大个儿,对老年人而言就会不得病,身体好。今天通过学习营养知识,才知道身体健康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得越饱越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呢?
早在元朝时期,著名的蒙古族营养学家、医学家忽思慧,就在他的《饮膳正要》中告诉我们“故膳养性者,先饿而食,食勿令饱;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这些都是宝贵的饮食养生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养生之道。
第一,要养成膳食养生的好习惯,不要等饿了再吃饭,在感觉饿了之前就要吃饭。因为在我们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规律的,食物从口腔进入到消化吸收的过程是4~5个小时,然后再进入下一个进食、消化、吸收过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一日三餐周而复始的原因,它是维系我们的生命、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源泉。
第二,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过量,八分饱即可。按食物的消化规律,每日三餐,两餐之间适当加一些零食、水果即可。如果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相对呈缺血状态。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的几率就会增加。我父亲就是因为多吃了半个包子,再加上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因,吃饱饭后不久又去洗脸,就在低头的时候,大脑由于供血不足,导致突发脑卒中而去世。如果那时我懂得一点营养知识,如果那次让父亲少吃半个包子,如果不是低头洗脸,我的父亲不至于那么早就离开我们。
第三,如果实在掌握不了吃八分饱的准确量,我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吃到还没有饱,还有一点饿的感觉时,就离开饭桌。这就叫做“饱中饥,饥中饱”。因为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达不到细嚼慢咽的程度,每口饭在口腔里也达不到咀嚼20-30次,我们的大脑收到吃饱信息总要比胃发出的信息迟缓。如果进食的速度过快,胃部的信息没有发给大脑,食物又进来了,等大脑感觉到有饱腹感的时候,胃就已经吃撑了。
第四,“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如果吃得过饱,部分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其他重要器官会相应地出现缺血状况,肺也会由于缺血影响正常工作,有损于肺功能;如果饿了不及时补充食物,机体就会缺少能量,为了不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大脑就会下令动用我们体内的储备能量,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这样就会有损我们的元气。
第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如果吃饱了,不要立即睡觉,这样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俗话说,饿了发晕,饱了发困。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吃饱饭发困的感觉。如果饭后马上睡觉,所吃食物产生的能量消化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发病的根本原因。
研究发现,含镁食物防中风
“多盐少钾”易引发心脏病中风 有死亡风险
相关阅读
怎样正确判断中风前兆?
如何降低中风危险?多吃水果和坚果可预防中风
秋季大闸蟹鲜美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者慎吃
爱做美容和推拿 也要警惕中风
气温高脑中风风险大 夏天谨防脑中风
女性受怀孕闭经影响,患中风的几率更高
传统医学认为中风病一般多由肾阴不足所致
中青年过度劳累小心中风惹上你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
0条评论
未登录,请
登录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一周新闻
more+
姨妈期要注意些啥?这些禁忌食物尽量不碰
1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哪些原因会引起男性精子质量不佳的呢?
3
春季,儿童的高发疾病有哪些?
4
关于婴幼儿的喂养,有哪些建议?
5
除了推拿和三九天的贴敷,中医还有哪些可以提升孩子抵抗力的方法呢?
6
脂肪肝真的是吃出来的吗?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哪些原因会引起男性精子质量不佳的呢?
春季,儿童的高发疾病有哪些?
关于婴幼儿的喂养,有哪些建议?
除了推拿和三九天的贴敷,中医还有哪些可以提升孩子抵抗力的方法呢?
脂肪肝真的是吃出来的吗?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