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ADRAC)最近通报,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肌腱病损的发生密切相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在我国使用十分广泛,因此处方医师应注意这类药物所引起的肌腱病损,患者年龄及同时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已经确定的危险因素。病人应该警觉跟腱或腓肠肌疼痛,如有不适,要及时通知医师,采取停药和其他治疗措施。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肌腱损害的早期表现为肌腱充血或炎症水肿,与血栓造成的静脉炎十分相似,进一步发展可造成肌腱肿痛和肿胀,症状可持续数周及数月并可导致病人出现功能性损伤。自1991年报道第1例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肌腱断裂后,至1997年已发现若干例因服用喹诺酮类药物造成肌腱损伤的病人。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生产厂家修改其药品说明书与外包装标签,加入“可能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警告。
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其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常使用肌腱触诊,并注意其肌张力有无变化,有无触痛,运动有无障碍。X线检查由于可见肌腱及其腱鞘是否有钙质沉积,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对该病的常规治疗:对肌腱炎进行紧急治疗,医生和理疗师建议用RICE法ICRE步骤,即休息(Rest)、冷敷(Ice)、热敷患处(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也可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和布洛芬(芬必得)帮助减轻炎症和疼痛。超声和桑拿浴疗法可放松肌肉和肌腱,改善血循环,促进愈合。偶尔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患者可以在保持附近肌肉群的功能和总体肌力的前提下休息肌腱,随后慢慢地进行肌腱锻炼,当有疼痛时立即停止。也可做一些很容易的伸展运动,一日几次。
对该病有时也可以采取家庭治疗手段,如RICE疗法。主要应避免应用受伤关节,尤其不要做引起关节损伤的动作。最好用运动绷带包裹受伤部位,但不要太紧,以免引起疼痛。抬高患肢可降低受伤区血压,可把踝关节放于板凳上或抬高肘部放在椅背。
对于该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服药的用量与总体使用时间,还包括运动前先做准备活动,做动作时要平静、舒展、经常变换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