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抗衰老”可能会引来中毒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8/31
2066
分享:
    近十年来,具有抗衰老功效的药物屡见不鲜,由于大剂量和长时间服用抗衰老药物,其引起的毒副反应病例日见增多。根据门诊反应,下面几种抗衰老药物的毒付作用,尤其应引以为戒。

  抗衰老药物:吃多了小心有毒

  维他命c:大剂量服用后,可产生腹泄,以及引起泌尿道胱氨酸沉淀或形成草酸盐结石。

  维他命e(生育酚):大剂量(每日超过100毫克)和长期服用,可出现各种非特异性不适感。使用超过6个月以上者,易造成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每日用量超过400毫克,服药超过1年,尤其是与雌性激素并用时,诱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大为增加。

  青霉胺:长时期使用,可刺激肾脏和出现白血球减少症。

  微量元素:若人体内含量过高,可造成不少不良后果。含锌过多,造成恶心、呕吐和腹泄。过量的钴,对心肌具有毒性,造成心力衰竭而引起死亡。硒过量,造成秃发、指甲异常、皮肤脱色等;硒中毒,可出现肠胃道功能紊乱、疲惫、无性欲、精神抑郁症、晕眩和神经过敏等。

  动物实验表明,硒还可使胚胎发生畸形。人体含铁过多,对胰腺和性腺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抗衰老中药:此类中药虽以低毒或无毒而著称,但也不能滥用。如人参被列为减缓衰老的上品,但大剂量(如每日服人参根3克以上)应用,可造成“人参滥用综合症”。

  初生儿服用人参0。6-0。9克可造成中毒。鹿茸精注射液,可造成皮疹、恶心、腹痛、心慌、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呕吐和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等。丹参注射液可造成月经过多、嗜睡、鼻黏膜出血、周身乏力、头疼、牙龈出血等。蜂蜜虽为古今中外长寿者必服之品,但中毒事故也屡见发生。

    为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要做到:

  1)服药期间要注意用药反应,如出现药疹、呕吐、头晕、恶心、发热等,应立刻停药,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2)若自行选择品种,一定要了解有关药物的适应范围、禁忌、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服用剂量等知识,免得误服和超剂量,造成不良后果。

  3)正确施补,按需服用。要请医生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抗衰老药物的品种和用量。做到补勿过偏,补而勿滥。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