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要指出的是,骨关节炎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过敏、正常组织的退行性变、组织受伤以及化学刺激都可能诱发炎症,盲目使用抗菌药不仅毫无用处,还易造成肾损害和消化道菌群紊乱。
骨关节炎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可分两种情况:有些是诊断不明确造成的用药不合理,有些是诊断已经明确,但使用消炎止痛药不规范,所有这些既影响患者的正确治疗,有时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浪费及身体的伤害,所以说合理的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滥用消炎止痛药是骨关节炎治疗常见的误区。关节受到损伤时,消炎止痛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抑制白细胞产生的介质,减少炎症反应。而白细胞释放出的介质包括几种,介质-1可引起炎症反应,介质-2可起到促进肾血管、胃黏膜以及血小板更好的运行。而有的消炎止痛药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的白细胞介质一律抑制释放,久之则易导致肾脏损害并破坏胃肠黏膜的屏蔽功能。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把中枢镇痛药等同于止痛药,只要关节痛,就吃吗啡缓释片、曲马朵、可待因等药,虽然当时不痛了,可是炎症在继续,关节破坏在加剧,滥用此类药还能导致上瘾。
很多时候往往是广告说什么好,病人就吃什么药,这种情况下,常常是白花钱却不能治病。治疗骨关节病的消炎止痛药种类有很多,每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药,对不同病人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到底该吃哪类药、怎么吃,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还有些患者性子急,关节炎一发作就马上服药,没过几天觉得不能立竿见影,又自行换药,或者干脆几种药一起吃。疼痛可能被止住了,但到底是哪种药起的作用,自己也不清楚。下次犯病了,还是抓一把药胡乱吃,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此外,几种消炎止痛药一起吃,对胃肠道的损害会明显加剧。有研究显示,如果单用可的松,3个月后14%的服药者会发生胃壁侵蚀,而联合使用两种消炎止痛药,发生胃壁侵蚀的患者可增至51%。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服药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长期用药的情况下,医生会避免患者几种消炎镇痛药一起吃。
有些患者认为早期骨关节炎并不严重,既然吃药有副作用,不如不吃好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正确及时地服用消炎止痛药,不仅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还能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延缓关节退行性变的过程,提高生活质量。其实,早期关节炎用药量不大,疗程也短,病变刚开始的时候,一天一次用药,连服一周就差不多了。骨性关节炎每急性发作一次,病情就会加重一次,及时早期治疗可减轻或延缓病变的发展。